“按照北周三百萬僧尼的數量來算。”李複扒拉著手指頭:“要是以後大唐的僧尼,也到了這個數,按照大唐目前的均田製來說。”
“每一個僧人最少占地三十畝,那三百萬人占據的就是.......”
“九千萬畝。”
一下子,李淵的臉色就變得難看起來了。
“這些田地不交租調,按照三十稅一來算,朝廷每年就要少收.......”
“三百萬石。”李淵的臉色更難看了。
如今朝廷每年收上來的稅才多少?
也難怪關中旱澇災害,國庫連錢糧都拿不出來。
從貞觀元年到貞觀四年,朝廷能平突厥,那當真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李淵當過家,知道這有多麼的不容易。
前兩年,李世民想要打突厥,讓中書令房玄齡算一筆賬。
貞觀初,朝廷稅收糧食才不過兩百六十萬石,每年朝廷固定支出有一百二十萬石,當然,這兩年,經過朝廷的精簡官吏,這個支出數字,能減少一些。
而掐算一下佛寺名下的土地產業,竟然能夠令朝廷損失三百萬石的糧食稅收。
這誰聽了不上火?
李淵現在雖然是太上皇了,可是這天下,是他們李家的天下。
朝廷損失了稅收,那就是挖他們李家的根基。
這能忍?
“將來大唐盛世,人口斷然不會比北周時候還要少,百姓富庶,荒廢的土地得到開墾,土地數量增多,但是卻不受朝廷管控。”
“朝廷收不上稅,想要做點什麼事,也會囿於錢糧的問題。”
李淵麵色凝重。
“這些,你跟你二哥可說過?”
“昨晚上聊過一些。”李複說道:“先前兩次滅佛的事情,還是二哥解釋給我的,他和高明去過大興善寺,自然心裡有數。”
“昨晚小侄住在了宮中。”
李淵點點頭。
“如此,你二哥心裡有數就好。”
“他會把這件事做好的。”
這樣一來,李淵心裡就放心了。
按照懷仁這個算法,朝廷可是損失了不少錢糧,這怎麼行。
得管!
一定得管!
而且,還要長久的管,不能再放任寺廟這樣發展下去了。
難不成放任下去,要學兩武滅佛嗎?
那樣的話,動靜可就太大了,還要鬨出不少人命。
“那我肯定是相信二哥的能力,本來這件事,也是打算布置給承乾當課業的,結果二哥一插手,估摸著,很快這課業,就能結業了。”李複無奈搖頭:“但是這當中還涉及到一些武德年間的舊賬。”
“恩?怎麼說?”李淵問道。
“武德年間,叔您給人封官許願的,封賞的對象當中,就有不少的寺廟。”李複說道:“如果說朝廷要收拾這件事的話,難免會動到這些寺廟。”
“二哥也不好不顧您的麵子,至於前隋給那些寺廟的封賞什麼的,倒不用在意了,如今是大唐,前隋的封賞名頭不好使了,但是您這位太上皇的名頭,還好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