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一百零八坊,凡有寺廟處,香火鼎盛,信徒摩肩接踵。
天下人皆有所欲,有所求。
連標榜無貪嗔癡的佛門,亦是如此。
不然,為什麼那麼看重香火,那麼看重供奉呢?
“先前高明他們在莊子上的時候,小侄給他們講故事,說著說著,也就說到了佛教,佛寺。”李複說道:“後來,二哥對這個話題也很感興趣,甚至,帶著高明,親自去了一趟大興善寺。”
“哦?”李淵來了興致。
“結果發現了大興善寺除卻香火鼎盛之外,還有其他一些東西,比如說,長安城裡的勳貴豪紳大手筆的向寺廟捐錢,其次便是,寺廟名下的田產佃戶。”
李淵笑了笑。
“這不稀奇,大興善寺一處的田產,足夠養活半個萬年縣的。”
李淵鎮定自若。
“前隋時期,大興善寺是皇家寺院,隋文帝可是賞賜了不少土地給他們,再加上曆年來,尋常百姓還有勳貴們的供奉,寺院累積了諸多田產財產,可是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尤其是隋末天下大亂的時候,佛寺,也是能成為人們的避難之所的,庇護人,也庇護田產。”
“所謂‘刀兵不侵佛土’。”李淵無奈笑了笑。
“打紅了眼還管這些?”李複不屑。
真正要收地盤了,管你地盤上的是神是佛,那必然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這麼多人命在戰場上拚殺,鬨呢?
“所以說,佛擋不住箭矢,但是他們的糧倉,能救人。”李淵說道:“至於土地,亂世之中,也就無暇顧及了。”
“人與佛,各取所需,百姓求溫飽,勳貴求世代顯貴,而佛,要的不過是金身廟宇,千秋供奉。”
“打仗求勝禮佛,倒不如多帶五千刀兵了。”李淵笑道:“所以說,你問我信不信佛,我說,信,也不信。”
李複恍然大悟。
懂了。
還是那個道理。
用得著的時候信,用不著的時候,不信。
你的理念與我所求相同之時,我信你,敬你。
但是我有想要的東西,想做的事情,而你的觀點和教義卻不允許我這樣做,那我還信你作甚?
“那大興善寺名下諸多土地田產,朝廷就沒辦法管了,畢竟,寺廟不上稅。”李複說道:“而且,因為不上稅,甚至有許多富戶,主動將田地掛靠在寺廟的名下,如此一來,朝廷豈不是少了許多稅收?大家都這樣避稅了,朝廷稅收怎麼辦?”
“不僅僅是寺廟,還有勳貴的田產,也可以不上稅.......”
李淵歎息一聲。
“那能怎麼辦呢?曆來如此啊,沒有辦法。”李淵說道:“摁下去,又會浮起來,隻要人心如此,就算是打壓過,最終還是會恢複的,兩次滅佛之後,如今大唐天下,佛教不依舊興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