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的聲音,仿佛帶著一種無形的魔力,溫和的撫慰著李複低落的心情。
“如今棋盤上的棋局,剛剛開始,各方安穩,棋麵上看,未來是好的。”
“就像當初我退位一樣。”
“因為我明白,有些事,不是靠著殺人就能解決的,退一步,大家都有好處,都能活。”
夜晚,李淵拉著李複一起下棋。
哪怕是五子棋。
他讓宮人準備了安神湯給李複,看著李複喝下。
“懷仁,記住,隻是憤怒,委屈,解決不了問題的,要像下棋一樣,進退自如,該忍則忍,該狠的時候.......”
“一擊斃命。“李複接話道。
李淵笑了:“去歇著吧,偏殿給你收拾好了。“
.......
躺在榻上,李複雙眼望著頭頂上的窗幔。
回想起甘露殿裡的事。
李世民,他又何嘗沒有不甘心。
可是,會覺得不甘心,會覺得有些委屈,就是因為,事情做到一半,就已經知道了結果.......
還是,不是很能夠令人接受的結果......
可是轉念一想,還能如何呢?
盧獻是首惡,難道要將盧家全都連根拔除嗎?
連盧承慶也算上嗎?盧承慶在秦州,兢兢業業為朝廷做事,從未出過紕漏,每每上奏朝廷,事無巨細,是為朝廷良才。
李複特意詢問過身邊人,關於盧承慶的事情。
盧承慶出身盧家,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他繼承了範陽郡公的爵位。
也是年少當家,儀態大方,博學多才,亦是世人口中稱讚的青年才俊,在秦州任上勤勉儘責。
李複兩天一晚沒睡,此時此刻躺在大安宮的偏殿之中,思緒萬千,想著想著,眼皮也沉重了下來。
立政殿裡,李世民滿腹愁緒。
燭火搖曳,緊鎖的眉頭映照得格外深刻。
想起王德說,李複出了甘露殿,哭了,李世民的心裡也是酸澀難忍。
長孫皇後輕歎一聲,走到李世民身側,伸手為他披上一件外袍,指尖在他肩頭微微一頓:“陛下,夜涼了。“
李世民這才回神,握住長孫皇後的手,勉強扯出一絲笑意:“觀音婢,朕......“話到嘴邊,卻又咽下,化作一聲長歎。
長孫皇後沒有追問,隻是靜靜地為他斟了一杯熱茶。
“這次懷仁督辦大雲寺,看見那些醃臢事,怕是讓他難受的很.......”
“陛下,“她柔聲道,“懷仁不是孩子了。您讓他參與此事,不正是信任他能擔此重任嗎?“
“可朕看他今日離去的背影,就像......“李世民又是一聲歎息:“還是有些,於心不忍呐。”
長孫皇後微微頷首,倒是能理解。
“懷仁是個純粹的人,可是,他總不能一直都這樣,身處皇室之中,身處朝局之中,這路,終究是要走的。”
“如今有太上皇,有陛下護著,尚且能容易一些。”
“陛下曾說,懷仁將來,會是承乾的護心鏡,若是懷仁不成長起來,將來,又如何能夠護著承乾呢?”
“陛下可還記得,您常說"為君者當如明鏡"?“
殿內一時寂靜,長孫皇後輕輕撫平李世民衣襟上的褶皺。
“如今這麵鏡子照出了汙穢,是該擦拭乾淨的時候了,懷仁,他也有他的路要走,他願意與陛下共擔此任,您又何必獨自憂愁。”
“那些冤魂,還等著陛下為他們主持公道。”
夜風穿堂而過,吹動殿內帷帳。李世民漸漸平靜下來,心中已然有了新的計較。
次日清晨,李淵起的早,召來身邊的內侍詢問偏殿的情況。
“涇陽王殿下還未醒來。”
李淵歎息一聲。
“恩,不要去打擾他,讓他睡吧,讓尚食局準備好早膳。”李淵吩咐著。
“是。”內侍應聲。
昨天晚上的那一碗安神湯下去,且得睡上一覺。
看他那憔悴的模樣,安神湯裡也要加一些利於睡眠的東西,不然再熬一夜,多好的身子也經不住這麼折騰。
李淵去了大安宮的演武場,內侍恭恭敬敬的給他送上了一把弓,李淵拉了拉弓弦,又緩緩鬆開。
“到底是不比當年了啊,人不服老不行。”
雖然這般說著,但依舊乾淨利落地彎弓搭箭,瞄準武場上的靶子,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李淵心裡清楚,這兩年,自己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開了幾次弓,便已然覺得雙臂有些無力了。
李淵垂下眼眸。
以往覺得,在這大安宮中,活著便活著,死了也沒什麼,自己這一輩子,也值當了。
沒有什麼好留戀的了。
該享受的也都已經享受過了。
可是如今.......
李淵歎息一聲。
該活還是得活啊。
“去太醫署宣太醫。”李淵說道。
“是。”內侍連忙應聲。
半晌午,偏殿中的李複悠悠轉醒。
睜開眼時,陽光已經透過窗欞灑滿了半個寢殿。
伸手揉了揉腦袋,昨晚上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睡著的,不過這一覺,睡的倒還是挺不錯,前天熬夜累的要死,如今一覺醒來,身體輕鬆了不少。
“殿下醒了?“守在殿外的宮女聽到動靜,輕手輕腳地進來伺候。
“太上皇吩咐,等殿下醒來,先用早膳。”
“太醫剛來給太上皇診過脈,這會兒正在園子裡賞花呢。“
李複聞言一愣:“太上皇宣太醫了?可是.......”
“殿下放心,太上皇隻是請了太醫來診平安脈。”宮女一邊為他更衣一邊應聲解釋:“今早太上皇在武場練箭,說要調養身子,就特意宣了太醫來。”
李複鬆了一口氣。
無事便好。
用過早膳,李複來到後園,遠遠就看到李淵坐在亭子裡品茶,陽光透過紫藤花架,在老人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