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佛像。
眼下,這種事也就他敢做。
至於拆了佛寺,將磚石木料分發給百姓,這也像是他會做的事。
至於俞宇文家,玄武門之後,念在宇文士及的麵子上,沒有過多追究,如今看來,還是心軟了。
“既然如此,讓百騎司查,百騎司就著重去查一查吧。”李世民說道:“但是,此事不宜聲張,暗中查探。”
“是。”李五拱手應聲。
“還有,提到的那個南山彆院,百騎司派些人過去,先不要驚動那邊的人,涇陽王那裡,支會一聲就是,不要將動靜鬨的太大。”李世民叮囑著:“事情尚未明了,不宜造成過多恐慌。”
“臣遵旨。”
大雲寺周圍一片熱火朝天,王府兩衛擼起袖子拆大雲寺。
從外到裡。
圍牆,院牆,上房揭瓦,再是房梁。
從上到下。
連台階地基都要挖。
大雲寺正殿偏殿,還有僧房客房,閣樓,打地基的時候用的都是上好的青石料子。
就算不能拿去修屋子,給村裡鋪鋪小路什麼的,也是好的,省得雨雪天一踩一腳泥濘。
三日後,大雲寺廢墟。
周圍磚石木料被碼放的整整齊齊。
涇陽縣的縣令帶著府衙的差役到現場幫著維持秩序。
聽到消息趕過來的許多百姓,一家老小齊上陣,獨輪車,扁擔,背簍,能用得上的全給帶來了。
不要錢白送,拿回去修房子,安穩過個冬,多好的事。
四裡八鄉趕來的百姓都在排隊,縣衙差役,王府兩衛在幫著給他們分這些磚石木料。
\"排好隊!按戶籍冊順序來!老人和家裡有孩子的優先!\"
幾個差役正在給排隊的百姓登記造冊。
廢墟東側,十幾個青壯漢子正喊著號子搬運一根粗壯的楠木梁柱。梁柱上還殘留著鎏金的蓮花紋樣,在朝陽下閃著微光。
\"慢些慢些!\"一個包著頭巾的老漢指揮著,\"這木頭夠給咱們村祠堂換根柱梁了!\"
西邊的空地上,幾個孩童在成堆的青磚間嬉戲玩耍。他們的母親一邊嗬斥,一邊將磚塊小心地碼進背簍。有個紮著羊角辮的小丫頭撿到半塊雕著佛像的殘磚,好奇地往懷裡揣,被她娘親一把拍掉:
\"晦氣東西!要那作甚!\"
大雲寺的事情也傳出去了,周圍的百姓看到刻畫著佛像的東西,都覺得晦氣。
\"殿下,照這個速度,再有兩日就能把這些東西分發完畢。下官已經命人統計了各村缺衣少食的戶數...\"涇陽縣縣令拱手向李複彙報。
“他們的房子要加固,冬天的話.......官府這邊可以撥調一些糧食,但是數量不會太多。”
“官府.......也不富裕。”
李複微微頷首。
“隻要儘力就好。”
“今年是個豐年,百姓家裡若無意外,糧食倒是不會太缺。”
李複也隻是說的,若無意外。
但是總會有一些百姓家,有諸多意外,導致家貧,缺衣少食。
大雲寺這邊的事兒,讓官府和王府兩衛忙活去吧,留個校尉在這裡看著就是了。
李複帶著護衛們回到家中。
百騎司來人了........
書房裡,李十八交給了李複一本厚厚的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