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不僅僅是李複和李韶兩口子整日埋頭在書房裡,老趙更是忙的腳不沾地。
郎君和夫人吩咐下來的事情要有條不紊的安排好,甚至還有許多主家沒有想到的,身為管家,也要安排妥當,然後再呈給主家看,主家點頭,再去施行。
如今在莊子上,還要跟長安城的涇陽王府裡的管家老周時刻保持著聯絡,過年前,各家送禮,可不能耽擱了。
不過送節禮的事情,大多都是在臘八節過後,年前幾天才開始。
到了年前,朝廷也要封筆休沐,從臘月二十七開始,衙署就關門了,大家都放假,地方上的官員,雖然放假,但是也不能回老家過年,衙署不開放,但是他們不能離開衙門。
即便是跟家裡人團聚,也隻能是在衙門裡。
今年過年,李複就打算帶著老婆孩子到長安城涇陽王府去過年。
去年是因為自家夫人懷孕,不方便在路上奔波,今年不回去不行了。
元日有大朝會,而且,初二還要帶著孩子去英國公府。
孩子出生到現在,沒有去過長安城,也該是走一趟,對孩子來說,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李睿是涇陽王長子,過年的時候,長安城裡各家走動,可是要帶著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兩口子要帶著李睿進宮“告廟”。
孩子一出生,太上皇和李世民就去過宗廟了。
現在孩子也差不多要一歲了,理應到宗廟去一趟。
外麵天氣雖然冷一些,但是陽光正好,院子裡的仆從們持著掃帚,仔細地清理石板上的灰塵。
有丫鬟拿著抹布,將院子裡山牆上的漏窗都擦的乾乾淨淨。
冬日裡宅院裡的花草樹木都已經枯敗,也是要修剪的時候,剪斷的枝條全都收拾到一處去,都送去廚房的院子裡,堆在牆角下晾曬著,晾乾之後就能做柴火用。
有小廝扛著長竿從廂房裡出來,竿頭綁著嶄新的雞毛撣子。
屋裡屋外,都要除塵。
廊下的柱子都要擦的乾乾淨淨。
哪怕主家不在這邊宅子過年,這宅子也要收拾的乾乾淨淨。
本就是才修的新宅子,收拾收拾,煥然一新。
屋簷下,兩個瘦小丫頭正踩著高凳擦拭雕花窗欞。
廚房裡白霧蒸騰,三個廚娘圍著磨盤大的蒸籠忙活。柳娘一把掀開籠蓋,香甜的熱氣頓時模糊了半間屋子。
“棗糕趁熱給郎君和夫人送一盤子過去。”柳娘咧嘴笑著:“剛蒸出來的,最好吃。”
馬上就有小廝提了食盒過來,柳娘親自裝了一盤子,放進了食盒。
角落裡,小丫鬟們正用稻草紮成的小刷子刷洗臘肉。
過年的吃食要準備,中午的飯菜,也不能落下。
老趙在前院裡四處巡視著,聽到了在打掃院子的小廝在低聲哼著什麼調調。
"一掃金,二掃銀,三掃騾馬成了群..."
一整天下來,整個宅院煥然一新,連石階縫隙都纖塵不染。
李韶吩咐老趙,去廚房讓人熬些薑湯給大家驅寒。
初七這天,李複兩口子下午出發去長安,因為明日要跟大部隊一同出發前往山林狩獵。
至於狸奴,留在了家中,小桃和翠竹還有兩個奶娘,都守在狸奴身邊。
等狩獵結束後,初九上午就能回來。
在莊子上繼續待個十來天,再帶著孩子回長安。
莊子上好些事情,李韶還要親自回來主持,大概十來天就能忙活完。
等待著孩子回長安,這邊也就能放心了。
這次臘八狩獵,涇陽王府這邊,就隻有李複兩口子,一個人都沒多帶。
不管是石頭還是伍良業,都被李複留在了宅子裡。
加上老趙,都去守著孩子。
至於他們兩口子,跟著李二鳳能有什麼危險?
李二鳳一出行,千牛衛,金吾衛,李二身邊的暗衛,還有百騎司,都有。
要是在這隊伍裡,還能出差錯,就算李複不生氣,李二鳳也要生氣了。
無他,丟人!
初七午時剛過,兩口子便要啟程了。
李複身上披了件玄色狐裘大氅,腰間配了把鎏金鞘的橫刀,往銅鏡前一站,煞有其事。
很是燒包。
今年的李複想開了,反正有自家夫人在,狩獵什麼的,不擅長,那就去走個過場。
可以不打獵,但是一定要做個靚仔。
把自己拾掇的好看一點,哪怕夫人覺得自己箭術不怎麼樣,但是看看這張臉,這一身打扮。
都不重要了!
李韶則是著了身絳紫騎裝,外罩銀鼠皮鬥篷,發間隻簪了一支素銀釵,耳上懸著兩顆小巧的玉墜子,襯得人英氣又不失貴氣。
她懷裡抱著裹得嚴嚴實實的李睿,低頭親了親孩子的額頭,才交給乳母。
“狸奴乖,阿耶阿娘過兩日就回來。”她捏了捏孩子軟乎乎的小手,又轉頭對小桃和翠竹叮囑道:“夜裡警醒些,若狸奴哭鬨,好好哄一哄,把我給他縫的小枕頭塞到他懷裡,他就不鬨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桃鄭重點頭:“夫人放心,奴婢們寸步不離。”
老趙早已安排妥當,郎君和夫人不在小郎君身邊的這兩天,宅子裡直接關門,府上十二名精銳護衛,日夜輪值,但凡有風吹草動,都能立刻應對。
郎君身邊的六名護衛,一天十二個時辰,排班守著前屋後宅。
李韶戀戀不舍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很是不想分開。
“走吧,再耽擱下去,到了長安,天就要黑了。”
李韶微微頷首,隨著李複一同離開。
到了宅邸門口,兩人翻身上馬,輕裝簡行。
次日初八,兩口子入宮,跟隨大部隊一同出發前往驪山獵場。
李世民站在高台上,長孫皇後與他並肩。
李承乾,李恪李泰他們兄弟則是站在李世民側後方。
出行前的派頭做的足足的。
高台上的李世民看到了李複兩口子,嘴角微微揚起,臉上露出一個笑容。
好小子,這回勤快了,將家眷也帶來了。
想起李複的箭法,李世民心裡憋著笑。
今年,他怕是連高明都比不上了。
不對,去年也比不上.......
此時天微微亮,朱雀大街上,千牛衛,金吾衛,金甲映火,肅立於禦道兩側;羽林郎將按刀巡行,鐵靴踏地之聲如悶雷滾過長安。
宮門緩緩洞開。
李世民一襲玄色騎裝,外罩明黃團龍紋大氅,腰間玉帶鉤上懸著一柄短刀,眉宇間凝著霜雪般的銳氣。
三聲淨鞭響徹雲霄,百官伏拜。
李承乾金冠束發,一樣的腰懸短刃。
“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