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的,現在沒有了。
那不等同於,丟了嗎?
李世民細琢磨這事兒,覺得不對勁。
翻看史書,越看越不對勁。
林邑這塊地方,好啊,有占城稻,好地方,得要,不能就這麼丟了不要了。
但是吧,想要,也不能說要就要了,畢竟,總要有個名頭,否則師出無名,朝臣們不能同意,更何況林邑現如今還是大唐的藩屬國。
作為宗主國,毫無理由的派兵攻占藩屬國,奪其土地,有失大義,還會造成其他藩屬國的恐慌。
恐怕等不到動兵,隻是說一嘴,魏征的唾沫星子就要把人淹死了。
還有張玄素,褚遂良他們,一個比一個敢說........
所以,林邑的事,有待商榷。
還不能找那些朝臣們商榷。
有的時候,他們還是很正直的。
不像李複.......
李複坐在李世民對麵,看著他臉上那意味深長的笑容,心裡總有點發毛。
“陛下?”
李世民慢悠悠地拿起茶盞,吹了吹浮沫。
“懷仁啊,你說這林邑國,自古以來,是不是中原故土?”
李複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自古以來?
這四個字,聽著好耳熟啊。
沒的說,還真是老祖宗傳下來了。
李複眼角一跳。
他李二鳳不會是,起了賊心了吧?
不對,也不能算是賊心。
李承乾笑了笑。
“阿耶,王叔,《後漢書》有載,林邑本是漢日南郡象林縣。”
“後來當地功曹之子區連造反自立,這才……”
李複嘴角微微扯動。
後漢書.......
漢朝故土。
漢朝那幫使者已經在曆史上出了名好嗎?離開長安到番邦去,就沒打算活著回來。
為的就是給大漢一個“師出有名”,自己也能青史留名。
這幫人,跟瘋狗一樣。
去了番邦,就開始各種各樣的作死。
你打我噻?你打我噻?
你打我,我可就要召喚王師了。
李世民目光讚許,看向李承乾,又意味深長的看向李複。
“聽聽,連高明都記得。”
李複心裡暗罵。
李二鳳這是想要給自己挖坑了。
“陛下,種子的事,還沒有開始,況且,林邑現如今,還是咱們大唐的藩屬國,跟高昌一樣。”李複提醒著。
高昌都還沒拿下來呢,還要想林邑?
李世民垂眸。
“藩屬國?送些沒什麼用的珊瑚,一些香料,就算是藩屬國了啊。”李世民冷笑:“之前他們劫掠驩州時,不知道有沒有想過,他們是朕的臣子。”
李複微微張嘴。
林邑還乾過這事兒?
“王叔,去年的時候,林邑邊境的確是襲擾過大唐邊境州縣,隻不過,事情不算大,隻是小規模的,當地官府發了文書申飭,去年秋天,消息才傳到長安來,朝廷也隻是發了道詔書。”
“恐怕詔書還沒到林邑呢,他們的使者就先來長安了。”
“此事,明麵上就不好計較了。”
“若是朝廷因此而興兵,就顯得朝廷太小家子氣,過於計較了。”李承乾解釋道:“說出去不好聽,也不能作為發兵的理由,朝臣們也不會同意的。”
李複蹙眉:“那陛下的意思是.......”
“找個能拿下林邑的理由。”李世民說道:“這件事,朕不能找旁人商量,便隻有你了。”
李世民語重心長的說著。
彆人,太要臉.......
“那,我,這.....”李複麵露難色。
“朕不管,你想個辦法。”李世民耍賴一般,往後一靠,雙手環胸。
“這個主意,你想出來了,事情辦成了,登州水師的軍費,朕給你想辦法。”
“你不是想要幫蘇定方嗎?”
李世民眼神示意李複,隨後雙手一攤。
“機會這不就來了嗎?”
“你幫朕解決問題,朕幫你解決問題。”
“妥。”李複點頭應聲。
這活兒得接啊。
蘇定方那邊有更多的軍費,水師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
水師發展起來,才能“雄雞啄米”。
所以,這事兒得乾。
垂眸思索,回想起在大安宮的時候,與太上皇聊天時候說起的話語。
“林邑的使節,大概也要過了上元節才能離開吧?”李複問道。
“沒錯。”李承乾應聲。
“馮家在嶺南,相當有勢力,不管是拿下林邑,還是後續經營林邑,都需要馮家協助。”
“現在馮盎帶著兩個兒子在長安........”
“倒不如,讓林邑的使者,跟馮家的人,起點什麼衝突。”
“這樣,馮家回到嶺南之後,跟林邑之間,也不會善罷甘休。”
李世民皺眉。
“你要利用馮盎?是不是有些不妥。”
“馮盎畢竟是歸順朝廷,而且,大老遠的帶著兩個兒子來表忠心,甚至要留一個兒子在長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複撇了撇嘴。
你還真是既要又要。
總不能讓我這個涇陽王出麵跟林邑的使者起衝突吧?
涇陽縣跟林邑,十萬八千裡呢,不挨著啊。
“那你要不要這樣做?”李複反將一軍。
你先彆說好不好,你就說你想不想。
這內殿裡,就仨人,你個李二鳳裝給誰看呢。
誰還不知道誰是個什麼人了。
問題是你提出來的,話是你說出來的,這會兒你開始考慮矜持的問題了。
都去平康坊搞娛樂產業了,又開始琢磨著怎麼立個標誌性建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