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遵裕雖然逼迫劉賀率軍前去夜襲踏割寨,但他心中還是暗自擔心。
不可否認,劉賀是宋軍中唯一攻克過踏割寨的大將,如果這次連劉賀也失敗,那他們攻打踏割寨就危險了。
要知道,踏割寨比善池口更加艱險數倍,攻打善池口已經傷亡了三萬人,那麼攻打踏割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但高遵裕已沒有選擇餘地,郭逵在西線連戰連捷,雖然西線的喜報要等待東線戰事結束後,再一並由他這個總帥彙總往上報,如今還沒有上報朝廷,但紙終究包不住火,西線大捷的消息定然會先一步傳到東京。
可反觀東路軍卻遲遲無法突破踏割寨,讓他怎麼向太後向官家交代?
高遵裕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心中焦慮不安,他幾乎一夜未眠......
踏割寨依山而建,地勢十分險要,它扼守住了宋軍東線北上的必經之路,唯一一條可以走輜重的道路就位於山寨前,而從山寨上卻可以輕易封鎖這條道路。所以一旦宋軍北上,即使軍隊翻山越嶺北上成功,但沒有後勤支援,宋軍隻能是全軍覆沒的命運。
踏割寨是宋軍無法避免的一場惡戰,一更時分,劉賀率領五千軍隊悄悄靠近了踏割寨。
五年前他也是通過夜戰成功奪取了踏割寨,他早就發現踏割寨有一處弱點,那就是沿途沒有險要之地設置烽燧,即使修建了烽燧也很容易被敵軍襲擊,這樣的後果就是往往宋軍殺到眼前,西夏守軍才會發現。
當然了,如果是白天攻打,寨中守軍會在十幾裡外發現他們,可如果是晚上攻城,他們就會殺敵軍一個措手不及。隻要能殺到山寨眼前,即使付出死傷數百人的代價,最終也能攻破山寨大門。
五千士兵在劉賀的率領下,沿著一條小路繞過了一座烽燧,這是唯一一座修建在半山腰的烽燧,可惜它還是無法起到監視敵軍的作用。
繞過一座小山,烽燧已經看不見了,再從小山背後繞回來,剛才的烽燧已經在十裡之外,白天或許能夠看見敵軍,到晚上卻已經超過了烽燧視距。
近兩更時分,劉賀率領五千宋軍終於抵達了距離踏割寨約三裡的一片樹林內,這片樹林占地約百畝,是最好的一處隱身之地。
劉賀率軍藏身進樹林後,立刻派兩名武藝高強的探子前去打探敵軍的消息。
可就在兩名士兵剛剛奔出樹林不久,遠處傳來兩聲慘叫,在靜夜中格外清晰,劉賀大吃一驚,脫口喊道:“不好!有埋伏。”
他急忙下令:“立即原路退回!”
但是已經晚了,外麵忽然火光大作,四麵八方的軍隊將他們團團包圍,不斷有火箭掠過空中,向樹林內射來,事先埋藏在樹林中的火油和硫磺被點燃了,火勢異常迅猛,隻瞬間便吞沒了三分之一的樹林,宋軍紛紛恐慌得大喊大叫起來。
劉賀到底經驗豐富,在危急之下,他依然不慌亂,喝令道:“向北方突圍!”
南麵是他們的來路,北麵則是踏割寨,按理來說宋軍應該從南麵突圍,但劉賀卻反其道行之,從踏割寨方向突圍,他顯然是在賭,賭西賊傾巢而出時,反而在北邊留守的兵力不多。
劉賀大喊一聲,催馬向北奔去,周圍數十名武藝高強的親兵緊緊護衛著他。
而事實證明,劉賀的判斷並沒有錯,北麵確實是敵軍兵力最少的薄弱環節,但遺憾的是,這次西夏軍動用了整整五萬大軍來伏擊宋軍,即使是比較薄弱的北麵,也有八千西夏士兵圍堵。
令東路軍萬萬想不到的是,這次西夏南侵的三十萬軍中,在東線投入了十三萬軍進行防禦,而主帥不是彆人,正是西夏國相梁乙埋親自上陣。
而此時在踏割寨伏擊宋軍的大將,是梁乙埋的兄弟梁忠明,此人極善於伏擊和偷襲,五年前正是他率領一萬鐵鷂子,也就是西夏最精銳的騎兵夜襲宋軍大營,劉賀由此大敗。
這一次他麵對老對手,再次故伎重施,在踏割寨前布下了天羅地網,等宋軍自投羅網,而劉賀不幸再一次落入了他的陷阱。
“將軍,宋狗轉道要從南麵突圍了!”
有西夏探子發現了宋軍的企圖,急忙向梁忠明稟報,梁忠明冷冷道:“隻有區區五千人,能突圍到哪裡去?傳我的命令,以弓弩射殺,不受降卒,統統殺絕,一個不留!”
旁邊一名大將勸道:“聽說我朝在西線的戰事不利,不如咱們這邊留一些降卒,以備無患。”
梁忠明想了想,點頭道:“再傳令下去,投降者可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