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仁德介紹完自己的基本情況後,季玉龍就正式詢問起來了。
“知道我們今天找你是為什麼嗎?”
“知道,是為中秋節下午,鄉裡到我們村裡的那條鄉村公路垮塌的事故。”
“詳細說說你所知道的事情經過。”
“那天是中秋節,剛好那天又下的中雨,既不上班,又下不了地乾農活,我們幾個便在家裡打麻將,大概是三四點鐘的樣子吧,具體時間我也記不住了,突然接到鄉裡王書記的電話,說是在我們村上剛修的公路垮了,死了幾個人,讓我們趕快趕過去,還讓我們找上幾塊白布。
等我們趕過去的時候,王書記已經在場了,派出所的人也在那裡了,我們村裡的三位村民已經被抬了上來放在了路邊,說是已經死了,另外還有兩個人已經拉到了醫院。”
“在他打電話之前,就沒有村民給你們打電話嗎?”
“有,但我們都沒有接。”
“為什麼沒接?”
“因為我們幾個都在打牌,想著下雨天不會有啥事情,就沒有接他們的電話。”
“你到了之後呢?”
“看到現場後,我們就通知了死者的家裡人,協助他們將人拉了回去。”
“王玉軍當時說什麼了嗎?”
“他跟我們交代完之後,我們就等著死者家裡的人來,然後他到一邊打電話去了。”
“搶修隊伍來的時候你在場嗎?”
“在,那個時候我們剛到沒多久,三位死者的遺體還沒有拉走。”
“你們那條路一天也通不了幾輛車,為什麼要連夜搶通?”
聽見這個問題,張仁德猶豫了一下,搖搖頭。
“我不知道,這都是王書記安排的。”
“你們那條路是什麼時候開始建設的,什麼時候通車的?”
“是去年下半年開始建設的,年前通車的。”
“也就是說剛十個月?”
“差不多吧。”
“十個月的道路,就容易被幾天的陰雨衝垮?”
“我們山區的公路不經常發生被洪水衝垮的事情嗎?”
“你也說了是洪水,雖然這段時間的水量也不小,但還不至於是洪水吧?”
“……”
“怎麼不說話了?”
“這條路確實是被雨水衝垮的,你說不是洪水,我也無話可說。”
“有沒有可能,這條路在建設的時候就存在質量問題?”
聽見質量問題幾個字,張仁德的臉色變了變,回答道:
“什麼質量問題我不清楚,我隻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老百姓,對建公路的事情一竅不通。”
“好,不說這個問題,那你說說,為什麼三位死者的家裡人都在第二天將三位死者安葬了?你再彆找什麼風水先生的借口了,我們都是本地人,這些借口糊弄不了我們。”
“我真的不知道。”
“你是村支書,你會不知道嗎?”
“這是他們的家事,是不需要經過我們村委會同意的。”
“是嗎?我怎麼聽說每個死者家裡都收到過一筆錢?”
聽到季玉龍提到錢,張仁德的臉色再次變了變,心想,他們果真是有備而來。
“這個我真的不清楚了,會不會是保險公司給他們賠的?”
“你的這個理由,你會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