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的後代楊延朗,也就是小說裡六郎的原型楊延昭。
他其實是楊業的長子,也的確是在曆史上被稱作楊六郎。
其原因是楊延昭在曆史上之後一直承的父親楊業的誌,在宋遼交戰的第一線。
根據《宋史》記載,“延昭智勇善戰,所得奉賜悉犒軍,未嘗問家事。出入騎從如小校,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行陣克捷,推功於下,故人樂為用。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
因為天狼星也為六狼星,主要是鎮壓北方。所以遼國人就將最令他們頭痛的宋軍將領楊延昭稱為楊六郎。
說著說著,楊六郎的叫法也流傳開了。】
<楊延昭: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其實排行老大。>
<楊家將的內核就是個悲劇,正因為悲劇才會被傳頌。國人喜歡悲劇英雄,不喜歡開掛的龍傲天。>
<是因為北鬥七星的第六星主鎮幽燕,就傳楊延昭是六郎星轉世。>
<楊業是北漢降將,最開始根本就不受趙二的重視和信任,直到在高粱河戰役的時候和兒子楊延昭救了中箭的趙二並拚死斷後猜得到了趙二的信任。身為北漢降將的確一直被同僚排擠,但是潘美還是很欣賞他的,一直和他合作。楊業的不少勝仗都是潘美統籌謀劃楊業具體執行,所以在真正的曆史上兩個人是最佳拍檔,關係不錯。>
<而且曆史上楊業雖然有七個兒子,但是武將隻有楊延昭和楊延玉,楊延玉就是楊七郎的原型,在陳家穀之戰中力戰而亡,剩下的五個兒子在朝內任散官。>
[宋仁宗趙禎:楊家滿門忠心毋庸置疑。]
[遼聖宗耶律隆緒:楊延昭罷了……有什麼可怕的!楊家再如何厲害,不也滅不了我大遼啊。]
[西夏景宗李元昊:哈哈哈,確實,宋朝也能出武將的話本啊?真是笑話!]
[宋慶曆元年韓琦:嗬嗬,那你可要抓緊時間笑了,不然以後都不會有機會了。]
[宋慶曆元年楊文廣:李元昊你少在這裡大放厥詞!]
……
宋開寶三年
趙匡胤嫌棄,“手下有那麼多的忠誠良將,高粱河還打成那個樣子,真丟人。”
趙光義試圖反駁,他又不是做了皇帝的趙光義他怎麼知道那個時候他怎麼打不贏!
若是再來一次,他還有機會做皇帝,絕對不會輸。
啪的聲音,趙匡胤一巴掌扇到趙光義的臉上。
“你在想什麼?”
“嗯?想做皇帝?”
趙光義先是盯著光幕不自覺的嗯了聲,隨後又渾身緊繃地搖頭。
“不不不,不是。”
“嗬。”
“看來還是沒打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