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能將錢財置之度外者,如鳳毛麟角。
這老道士,有如此境界,著實令人心生敬意。
陳年聽了道士的話後,鄭重地點了點頭。
“道長放心,我定當把這份善心用在該用的地方。”
道士滿意地笑了笑。
“小友能有此心,善莫大焉。”
陳年望著道士,眼中滿是敬重。
“道長,依您之見,這座道觀應當取個怎樣的名字?”
道士微微仰頭,似是回憶起往昔歲月。
“我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皆是人間疾苦。”
“我能做的,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但隻要能給人帶來一絲希望,便也值得。”
“這道觀就取名濟世觀,小友覺得如何?”
陳年一拍大腿,當即拍板。
“好名字!濟世觀!”
“正應了道長您濟世救人的心懷,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既然事情已經談妥,陳年隨即看向一旁蘇曼。
“蘇曼,這件事,年後立刻提上日程。”
“另外,公司每年十億資金,以濟世觀的名義向貧困地區捐贈物資、修建學校和醫療設施。”
蘇曼點了點頭,認真應道“好的,我會安排妥當。”
道士聞言,微微動容。
“小友此舉,實乃大善。”
陳年笑著擺了擺手“道長,這都是受您的啟發。”
“我也希望能為這世間的苦難,儘一份綿薄之力。”
陳年從小也是留守兒童,深知貧困與孤獨的滋味。
這世間,沒有人能真正共情苦難,有的隻是在經曆苦難後的掙紮。
苦難也從來不值得歌頌,因為它帶來的傷痛是深刻且持久的。
就在這時,曹震將那本無相真經遞到了陳年麵前。
“老板,東西取來了。”
陳年接過真經,隨意翻看了幾頁無誤之後,將它交給了老道士。
“道長,給您。”
老道士微微一笑,將真經小心收好,起身準備離去。
“小友,此件事了,我也該走了。”
陳年連忙站起來,說道“道長,吃個飯再走也不遲嘛。”
這時,柳鳳雲也從廚房走了出來。
“道長,飯菜都已備好,您這一路奔波,多少吃點再走吧。”
老道士輕輕擺了擺手,說道“多謝各位好意,隻是貧道還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
陳年見狀,也不再強留。
“既然如此,那我送送您。”
老道士猶豫了那麼一小會兒,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於是乎,兩人晃晃悠悠走到莊園門口。
突然,老道士猛地一下停住腳步,像個陀螺似的轉身看向陳年。
“小友,貧道還有一句要緊話,要和你嘮嘮。”
“這真經呐,雖說有用得很,可你也得悠著點,多多節製啊。”
陳年一聽,心裡“咯噔”一下,還以為被老道士瞧出啥毛病了。
“道長,您是不是看出我哪裡不對勁兒啦?”
老道士不緊不慢地輕撫著胡須,慢悠悠說道“小友莫慌莫慌,這真經能保你七十年雄風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