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清第一次見到未來婆婆張美鳳時,就覺得她像個老戲骨。
那天在餐廳,張美鳳拉著婉清的手,親熱得仿佛失散多年的母女。“婉清啊,我們家強強能找到你這樣的好姑娘,真是祖上積德了!”她邊說邊抹眼角,演技自然得讓婉清暗自佩服。
李強在一旁傻笑,完全被母親的表演所感動。婉清也隻能配合演出,甜甜地叫著“阿姨”,心裡卻莫名升起一絲不安。
婚禮上,張美鳳哭得梨花帶雨,握著婉清父母的手說:“你們放心,我一定把婉清當親生女兒對待!”賓客們無不感動,隻有婉清注意到婆婆轉身時那雙迅速乾涸的眼睛。
婚後的生活起初還算平靜。直到李強出差的第一周,婉清才真正見識到了婆婆的真麵目。
“婉清啊,今晚咱們簡單吃點吧。”張美鳳敲開小兩口的臥室門,臉上已經沒了往日的熱情,“我有點累,不想做飯了。廚房有泡麵,你自己解決吧。”
婉清愣住了,中午婆婆還興致勃勃地說要做紅燒排骨呢。
“沒事的媽,您休息,我來做。”婉清體貼地說。
張美鳳擺擺手:“不用不用,我就想吃點簡單的。你自己弄吧,不用管我。”說完就回自己房間了。
婉清煮了兩包泡麵,還加了雞蛋和青菜,小心地端到婆婆房前。
“媽,麵好了,您吃點吧。”
門開了條縫,張美鳳接過碗:“謝謝啊,我在房裡吃就行。”門又關上了。
婉清獨自坐在餐桌前吃泡麵,聽著婆婆房間裡傳來的電視聲,心裡莫名空落落的。
第二天晚上,情況依舊。婉清試著提議:“媽,要不我炒兩個菜?冰箱裡還有食材。”
張美鳳搖頭:“彆麻煩了,泡麵挺好的。我就好這口。”
婉清不再堅持,但心裡明白這不是口味問題。
周五,李強出差回來。婉清驚訝地發現,婆婆竟然做了一桌子菜:紅燒排骨、清蒸魚、蒜蓉青菜、西紅柿雞蛋湯,整整四個菜,冒著熱氣。
“強強回來啦!快洗手吃飯,都是你愛吃的!”張美鳳係著圍裙,忙前忙後,完全不像連續吃了三天泡麵的人。
更讓婉清驚訝的是,婆婆朝她喊道:“婉清,快來吃飯了!全部是你喜歡的!”
李強感動地摟住母親:“媽,您太辛苦了,做這麼多菜。”
“不辛苦不辛苦,你們愛吃我就高興。”張美鳳笑靨如花,完全無視了婉清困惑的表情。
餐桌上,張美鳳不斷給兒子夾菜,偶爾也給婉清夾一筷子,嘴上說著:“婉清最愛吃排骨了,是吧?”
婉清勉強笑著點頭,心裡卻五味雜陳。她其實不太喜歡吃紅燒的,更喜歡清蒸,但從來沒告訴過婆婆——畢竟人家“做給你吃”已經夠好了,怎麼還能挑三揀四?
就這樣,一個奇怪的模式形成了。隻要李強在家,餐桌上必定是四菜一湯,豐盛得如同過年;而一旦李強出差或加班,婆婆就“懶得做飯”,讓婉清自己解決飲食問題。
婉清嘗試過改變這種狀況。李強在家時,她主動提出幫忙做飯,張美鳳總是爽快地答應,但指揮她乾些洗菜切蔥的雜活,核心技術一概不讓她碰。
“婉清啊,你把青菜洗了吧,strong>火候掌握不好,青菜炒老了就不好吃了。”
婉清隻能乖乖打下手,看著婆婆在灶台前大展身手。
有一次,婉清忍不住問:“媽,強強不在家時,咱們也可以做點好吃的啊。”
張美鳳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哎喲,就咱倆人,做多了吃不完浪費。簡約點好。”
“可是我們可以做少而精啊,比如一葷一素...”婉清試圖爭取。
“行啦行啦,明天再說。”婆婆總是這樣敷衍了事。
久而久之,婉清也懶得爭了。她開始在李強不在家時自己下廚,做好後叫婆婆一起吃。張美鳳偶爾會嘗幾口,大多時候還是選擇泡麵。
“你自己吃吧,我簡單點就行。”婆婆如是說,眼神裡總有些讓人讀不懂的東西。
轉變發生在一個周三的下午。婉清提前下班回家,無意中聽到婆婆在電話裡的談話:
“...是啊,兒子在家當然要做好的,不然怎麼顯得我辛苦?兒媳婦?她隨便吃點就行...嗬嗬,當然不能讓她覺得我太好說話,婆婆得有婆婆的威嚴...”
婉清站在門外,感覺渾身冰冷。原來一切都是故意的,一切都是表演。
那天晚上,李強照例打來視頻電話。婉清看著屏幕裡丈夫關切的臉,幾次想開口說出真相,又咽了回去。她不想成為那個挑撥離間的惡媳婦。
但忍耐是有限度的。一次家庭聚會徹底點燃了婉清心中的火焰。
那是個周末,李強的姑姑一家來做客。張美鳳從早上就開始忙碌,準備了十多個菜,場麵十分隆重。
餐桌上,大家紛紛誇讚張美鳳的廚藝。姑姑笑著說:“美鳳真是賢惠,天天做這麼多菜,太辛苦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美鳳擺擺手:“不辛苦不辛苦,為了孩子們,值得。”
這時,姑姑轉向婉清:“婉清啊,你有這麼個好婆婆,真是福氣!聽說天天做四菜一湯給你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