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林薇開始整理自己的生活。她給手機設置了更複雜的密碼,將重要文件加密存儲;重新審視社交圈,悄悄遠離那些隻會索取卻從不付出的人;甚至學會了在彆人過度打探隱私時,用“還不錯”“就那樣”等模糊回答應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變化悄然發生。令人驚訝的是,當她開始設立界限後,並沒有失去真正的朋友,反而贏得了更多尊重。就連之前覺得她“好說話”而總是塞給她額外工作的同事,也開始先考慮是否真的需要打擾她。
一個月後,公司來了個新項目,老板指定林薇和李楠共同負責。這次林薇學乖了,所有分工明確寫在郵件中,每次討論都做記錄,關鍵進展及時向老板彙報。
李楠顯然不太適應這樣的林薇,幾次試圖像以前那樣把難活推給她,都被林薇以“按分工表來看這是你的部分”溫和而堅定地擋了回去。
項目中期,李楠負責的部分出現重大疏漏,可能導致項目無法按時交付。她第一時間找到林薇,紅著眼睛說:“薇薇,這次你一定要幫我,不然我肯定被開除...”
若是從前,林薇一定會心軟接手。但這次,她思考片刻後說:“我可以幫你,但有兩個條件:第一,你要親自向老板說明情況並請求延長工期;第二,我需要你書麵確認這部分工作由我接手完成,並在最終報告中明確標注。”
李楠瞪大了眼睛:“你不相信我?”
林薇平靜地回答:“這與信任無關,這是職業規範。”
最終,李楠不得不同意這些條件。林薇熬夜幫她修正了錯誤,保證了項目順利完成。項目總結會上,老板特彆表揚了林薇的專業和擔當。而李楠也不得不按照約定,公開承認了林薇的貢獻。
事後,李楠的心情很複雜。有感激,也有羞愧,更多的是對林薇刮目相看。她請林薇吃飯,席間坦言:“我以前覺得你好欺負,對不起。”
林薇笑了:“沒關係,我也是剛學會怎麼既善良又不被欺負。”
最讓林薇感到成長的是處理家庭關係的變化。當母親再次來電,說某個遠房親戚想來城裡看病想住她家時,林薇沒有直接拒絕,而是說:“我那裡太小住不下,但我可以幫忙聯係醫院附近的快捷酒店,性價比很高。”
母親起初有些不悅,但看到林薇仍然願意提供幫助而非完全推辭,也就沒再說什麼。
林薇發現,當你開始設立界限,世界並不會如你恐懼的那樣崩塌。相反,它開始用更加尊重的方式對待你。
半年後,林薇因為工作出色晉升為部門主管。宣布任命那天,她收到一束沒有署名的鮮花,卡片上寫著:“為你的成長高興。”
後來她才知道,是公司一位平時很少交流的高層女董事送的。這位女董事在偶然的機會中觀察到林薇的轉變,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成為主管後,林薇沒有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上司。她依然善良,但多了分寸;仍然樂於助人,但懂得界限;繼續保持真誠,但學會了選擇性開放。
團隊裡有個剛畢業的女生小蘇,性格像極了幾年前的林薇——拚命工作,不敢拒絕,總是被同事塞額外工作。林薇仿佛看到曾經的自己,於是找了個機會與小蘇聊天。
“職場善良不是無底線妥協,”林薇溫和地說,“真正的善良需要智慧護航,否則就是對自己殘忍。”
小蘇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林薇知道,有些道理需要親身經曆才能深刻體會,就像當年的自己。
那天晚上下班,林薇獨自走在華燈初上的街道上。手機響起,是大學時期另一個好友楊倩——那個在她與陳雨鬨翻後依然保持聯係的真朋友。
“薇薇,我路過你們公司附近,一起吃個飯?”
“好啊,老地方見。”
坐在溫馨的餐廳裡,看著對麵知根知底的老友,林薇忽然感慨萬千。她曾經因為一次背叛而懷疑所有友情,但現在明白,隻是需要學會分辨誰值得真心相待。
“你怎麼了?”楊倩察覺到她的走神。
林薇笑了笑:“隻是覺得,保護自己不等於封閉內心,而是為了更好地珍惜真正的感情。”
楊倩會心一笑:“你終於懂了。”
是的,她終於懂了。這個世界沒那麼好,也沒那麼糟。總有值得珍惜的人,也總有不配你付出的人。智慧不在於分辨世界是非黑白,而在於學會如何帶著清醒的認知,依然保持內心的溫暖與開放。
回家的路上,林薇看著都市霓虹下匆匆行走的人群,每張麵孔後都有自己的故事與掙紮。她不再覺得需要防備所有人,而是學會了用智慧守護自己的善良,讓真心成為珍貴的禮物,而非廉價的贈品。
寒風中的城市依舊冰冷,但林薇的心裡卻前所未有地明亮和溫暖。她終於明白,最好的自我保護不是築起高牆,而是培養一雙識人的眼睛和一顆既柔軟又有邊界的心。
夜空中有星星閃爍,如同黑暗中永不熄滅的光芒。林薇深吸一口氣,步伐堅定地向前走去。
喜歡我的故事裡有你請大家收藏:()我的故事裡有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