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傳來曉蘭平淡的聲音:“哦,是嗎?那恭喜了。這周末吧,周六下午我有空。”
周六那天,曉梅早早在新房門口等候。這是她第一次以業主身份站在這裡,心中滿是自豪。這套房子花光了他們多年的積蓄,還背上了不少貸款,但她覺得值——為了兒子將來的婚姻,也為了投資升值。
曉蘭準時到了,她穿著一身深色職業裝,臉上帶著工作後的疲憊。曉梅熱情地迎上去,挽著姐姐的手臂。
“姐,你看這小區環境多好,綠化率百分之三十五呢!那邊還有人工湖和健身廣場...”
曉蘭默默跟著妹妹參觀,從花園到健身房,再到地下停車場,臉上始終沒有表情變化。
打開新房門的瞬間,曉梅忍不住激動地說:“看這客廳,朝南的,全天有陽光!四室兩廳兩衛,一共一百五十平。我們打算把主臥和次臥之間的牆打掉,做成一個套間...”
曉梅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裝修計劃,卻沒注意到姐姐越來越陰沉的臉色。當她說到準備用進口大理石鋪客廳地麵時,曉蘭突然打斷了她。
“你就不應該買這房子。”
曉梅愣住了,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什麼?”
“我說,你就不應該買房子。”曉蘭重複道,語氣冷硬,“現在房價這麼高,政策又緊,你們這是盲目投資。”
曉梅感到一陣刺痛,她試圖解釋:“可是小輝馬上就大學畢業了,將來結婚總要新房...而且這個地段,升值空間很大...”
“升值?”曉蘭冷笑一聲,“你知道現在經濟形勢多差嗎?你們兩口子就是普通工薪階層,背這麼多貸款,萬一哪天有人下崗了怎麼辦?”
曉梅站在原地,感覺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她想起五年前,曉蘭家在市中心買下第二套商鋪時,自己是如何為她高興,還特意送了賀禮。當時曉蘭家的經濟條件並不比現在的她家好多少,為什麼輪到她自己買房,就成了“不應該”?
“姐,你買第二套商鋪的時候,我不是也支持你嗎?”曉梅輕聲問。
“那不一樣!”曉蘭提高了聲音,“我們買商鋪是投資,你們這是...是盲目跟風!”話一出口,曉蘭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她深吸一口氣,轉身向門口走去,“我還有點事,先走了。”
曉梅獨自站在空蕩蕩的新房裡,剛才的喜悅和自豪蕩然無存。陽光透過落地窗照在光潔的地板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她慢慢走到窗邊,看著姐姐匆匆離去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什麼。
這不是關於投資風險的理性擔憂,而是赤裸裸的嫉妒。即使是親姐妹,也難以坦然接受對方過得比自己更好。
那天晚上,曉梅失眠了。她想起與曉燕的決裂,又想起今天與姐姐的不歡而散。這些年來,她總是毫無保留地與身邊的人分享生活,無論是喜悅還是煩惱。但現在她明白了,有些喜悅是不能分享的,因為它們會刺痛彆人;有些煩惱也是不能透露的,因為它們可能在某天變成傷害你的武器。
一周後,曉梅回父母家吃飯。飯桌上,曉蘭對她態度冷淡,隻有當曉梅說起新房子的各種“缺點”——公攤麵積大、物業費貴、離市中心遠時,曉蘭的表情才稍微緩和一些。
曉梅突然感到一陣悲哀。她不再試圖解釋買房的決定,也不再提及新房的優點,隻是默默地吃著飯,聽著家人閒聊。
回家的路上,丈夫俊傑察覺到她的低落,輕聲問:“怎麼了?今天在飯桌上都沒怎麼說話。”
曉梅望著車窗外流轉的燈火,幽幽地說:“以後家裡的事,少跟彆人說吧,哪怕是自家人。”
俊傑疑惑地看了她一眼,但沒有多問。
第二天上班,同事小張興衝衝地跑到曉梅辦公室:“梅姐,聽說你家在西區買了新房?那邊現在可火了!多大麵積的?多少錢一平買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若是從前,曉梅會熱情地與同事分享這一切。但今天,她隻是淡淡一笑:“就是普通住宅,沒什麼特彆的。”然後迅速轉移了話題。
小張悻悻地走了,曉梅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她終於明白,保持適當的邊界感,不是冷漠,而是給自己和他人都留一份舒適的空間。
周末,曉梅獨自去新房監督施工。工人還沒到,她一個人站在空蕩蕩的客廳裡,想象著未來這裡將擺放的家具、裝飾的畫作、陽台上的綠植。這是她的家,她的避風港,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什麼,也不需要任何人的認可。
她走到窗前,遠處是曉蘭家住的小區。那些高矮不一的樓房在晨霧中若隱若現,仿佛人與人之間恰到好處的距離——不必太遠,也不必太近。
曉梅想起小時候,她和曉蘭睡在一張床上,夜裡有說不完的悄悄話。那時她們以為,姐妹之間永遠不會有秘密。而現在,她們依然關心彼此,卻不再分享所有的喜悅和煩惱。
這或許就是成長吧,曉梅想。不是疏遠,而是懂得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間,都有不願被觸碰的軟肋。
手機響了,是曉蘭發來的短信:“媽說你這周沒去她那兒,沒事吧?”
曉梅看著短信,微微一笑。她回複道:“沒事,周末監工太累,下周去看媽。”
她沒有提及新房的最新進展,也沒有詢問姐姐的近況。有些話不必說儘,有些心事不必攤開。就像這新房子的窗戶,透明卻堅固,既能讓陽光照進來,又能把風雨擋在外麵。
遠處,朝陽正從城市的天際線上升起,金色的光芒灑在新房的落地窗上。曉梅站在光與影的分界線上,終於懂得了什麼是恰到好處的距離。
喜歡我的故事裡有你請大家收藏:()我的故事裡有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