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繼續沉著分析道:“父親,我們賈府依靠祖先蒙蔭,得以享受榮華富貴,及至兒子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如果我們一直享用祖先的蒙蔭,不知道我們賈府的祖先蒙蔭還能用多久?孩兒曾聽聞民間有句傳言,稱為富不過三代。如果一家人隻會吃老本,老本隻會越吃越少,終究有吃完的一天。何況我們賈府子弟眾多,單說我們榮國府,璉二哥將來或許可以繼承爵位,那寶二哥又將如何自處?父親將來是否也要為他謀差事?還有府中其他人也是一樣,這樣一來,我們賈府又還有多少人情可以走?人情債本來就是越走越少......”
賈政聽出了言外之意,心情愈發沉悶,壓抑感油然而生。
誠然,正如賈環所說一般。
賈府的人情如同沙漏中的細沙日益減少,時至今日已經見底。
賈政對此有深切體會。
自從他從外地調任回京,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清。
按照以往來說,隻要他歸京的消息傳出,城中勳貴定會絡繹不絕地前來拜訪。
然而這一次,他回京半月有餘,登門者屈指可數,且多是有所求或地位卑微之輩。
賈政雖不願正視這種落差,但此刻賈環一語道破,致使他不得不正視現實。
隻見他沉默了許久,終於緩緩抬起了頭,目光深邃地審視著賈環。
“環兒,你這些話,是何處得來?莫非有人在你耳邊提及?”
在賈政看來,賈環能夠說出如此銳利且深刻的話,定是背後有高人指點。
誰知賈環卻朝他輕輕搖頭,否認了他這種猜想。
“父親,這些話並非他人告知孩兒,而是孩兒通過觀察府中種種變化所得。賈府之所以今日仍能享儘榮華,全靠先祖之功勳。但時至今日,已是第四代,若再一味依賴先祖餘蔭,隻怕這份富貴將難以持久。兒子認為,賈府當下應韜光養晦,積澱實力,積累自身的影響力,而非繼續消耗先祖的聲望。否則,一旦遭遇變故,再無人情可用。屆時賈府將何去何從?”
賈環的話語,透露出他對賈府未來的深深憂慮與思索。
賈政沉默片刻後,突然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緊接著,他又連連點頭,眼中閃爍著驚訝和讚賞的光芒。
“哈哈哈,好好好,環兒,你果然長大了!”
“你能夠如此清晰地洞察府中的局勢,為父心中無比的欣慰!”
“為父相信,賈府有你在,不遠將來定能重現先祖的輝煌,重新煥發出昔日的號召力!”
賈政並非不知賈府的衰敗,隻是他內心深處一直不願正視這一殘酷的現實。
然而,此刻在賈環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賈府未來的希望之光。
自己的兒子不僅是六元及第的狀元,而且還擁有著銳利而又長遠的目光。
其智慧和見識遠超同齡人,甚至已經超過了他。
相信隻要給賈環足夠的時間,他必定能夠成為朝廷舉足輕重的人物。
到那時,賈府先祖的榮耀必將再次降臨。
想到這些,賈政心中的陰霾瞬間煙消雲散。
隻見他的目光變得堅定,就仿佛賈府未來的輝煌就在眼前一樣。
賈環略作思索,也不知道賈政到底有沒有聽進去,隻能慎重地提醒道:“父親,賈府近期因我而風頭正盛,但是兒子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府中眾人能儘量保持低調,避免在外惹是生非。畢竟,樹大招風,若過分張揚,恐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禍端......”
這些話,其實一直壓在賈環的心頭,他原本不打算這個時候提及。
但眼下既然話題已經展開,便覺得有必要將心中的憂慮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