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二一聽這事牽涉到“皇軍”,立即來了精神。
這次他“奉命”到下邊各縣調查隱藏在皇協軍中的抗日分子,收拾的全是漢奸惡霸,還沒收拾侵略軍,他正要找個侵略軍收拾收拾。
雖然遍地都是侵略軍,但驢二要隱藏自己,總不能滿大街去捕殺日軍,總要找個由頭,對準某個目標下手,現在徐小姐被逼得跳樓自殺,牽涉到日軍,正是他要尋找的目標。
雖然宣揚罵得很難聽,但驢二仍然不生氣,笑道:
“宣二先生,如果我真跟日軍是一丘之貉,剛才就嘣了你了。”
“你不要以為我為日軍做事,就忘了自己是中國人,我剛投靠日軍的時候,有一個日軍當街撞傷一個中國小孩子,我馬上就衝上去,狠狠打了那個日軍一頓。”
“你如果認為我在說謊,你可以問問令兄,或者彆的皇協軍的人,有沒有這回事。”
“我之所以告訴你這件事,並不是炫耀我有多厲害,而是告訴你,在某個時候,我是站在正義這一邊的,哪怕對方是日軍,我也敢打,甚至敢殺。”
“當然,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你可以告訴我日軍為什麼逼得徐小姐自殺,就算我幫不上徐小姐,對你們也沒有損失,萬一我幫上了,不是更好嗎?”
宣揚被說得心動了,看向徐小姐,徐小姐也看向宣揚,兩人用目光交流了一下,徐小姐說道:
“宣二先生,我看趙先生是個好人,要不然,他也不會拚著受傷也要救我。”
“不如,咱們就告訴他吧,就如他說的,就算他幫不上咱們,咱們也沒有什麼損失,咱們已經跌入穀底了。”
宣揚點點頭,轉頭對驢二說道:
“我們可以告訴你,讓你知道鬼子有多殘暴,讓你知道你在為一群禽獸賣命。”
“這件事的源頭,還要從徐小姐的爺爺說起。”
他轉頭對徐小姐說:
“徐小姐,由你先說吧。”
徐小姐點點頭,對驢二說道:
“趙先生,我先自我介紹我自己,我叫徐玉嬌,我的父親名叫徐長立,我的爺爺名叫徐祥貴。”
“我爺爺是濟南人,小時候因為家裡窮,跟著父母前往京城投奔親戚,就在京城落戶了,後來父母雙亡,親戚失勢,我爺爺流落街頭,再後來,我爺爺淨身進宮,做了太監”
驢二聽到這裡,不由“啊”一聲。
徐玉嬌看了驢二一眼,說道:
“趙先生,您不必驚訝,我父親不是我爺爺親生的孩子,而是過繼來的堂侄。”
驢二“哦”了一聲,這才明白。
徐玉嬌接著說下去:
“我爺爺進宮的時候,清王朝已經搖搖欲墜,朝不保夕,我爺爺看到大清大勢已去,就萌生了離開皇宮,另謀後路的想法。”
“但他好不容易才下了決心淨了身子,沒得到好處,就從離開總是心有不甘,所以,他在離開皇宮之前,不但帶走了不少錢財,還帶走了一件稀玉珍寶‘翡翠白菜’。”
“這翡翠白菜,是用一整塊翡翠,經巧手工匠雕刻而成,當年深受老佛爺的喜愛,雖然在皇宮中算不上第一等的珍寶,但也是極為稀有之物。”
“我爺爺帶走了錢財和翡翠白菜之後,擔心朝廷追捕,在京城附近的農村中躲藏了一陣子,直到清廷下台,我爺爺才不再擔心被追捕,悄悄回到老家濟南。”
“我爺爺回到濟南城之後,用從宮中帶出來的錢財,在城裡置辦了一個院子和一個商鋪的房產,又過繼了一個近門的堂侄做兒子,就是我爹。”
“我爺爺帶出來的錢財不算太多,置辦了院子和商鋪之後,就所剩無幾了。”
“我爺爺他知道翡翠白菜,不但是清廷之物,也是稀世珍寶,一旦傳出風聲,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所以他對翡翠白菜深藏不露,甚至我爺爺在去世之前,我爹都不知道家裡還有這件寶物。”
“既然我家裡沒有彆的收入,商鋪收的租也很少,總不能坐吃山空。”
“租我家商鋪的是一家魯菜館,我爺爺讓我爹學廚藝,做廚師,有個一技之長。”
“恰好這家魯菜館的老板,有個女兒,跟我爹情投意和,結為夫妻,就是俺娘。”
“接下來,我哥和我相續出生,我們一家其樂融融,一直生活的很平靜,甚至說得上富足。”
“在我七歲的那年,我爺爺病故了,他在病故之前,才把翡翠白菜傳給我爹,但這件事,隻有我爹一個人知道,我娘和我們兄妹,全不知道。”
“我爺爺是太監,沒有自己的骨肉,反而特彆寵溺孩子,我爹過續過來的時候,已經快二十歲了,性格已經形成,因為家裡窮,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再加上過續過來之後,家裡雖說有房產,但生活還不算富足,所以一直勤儉持家。”
“但我哥哥出生的時候,家裡的生活已經富足了,雖然我爹也想把勤偷節約的好習慣,傳給我哥,但我爺爺太寵溺我哥了,我爹每次要管教我哥,我爺爺就護著我哥,我爹對我他們很尊重,不敢拂逆,隻能任由我哥大手大腳的揮霍。”
“這大手大腳的毛病,一旦養成,就很難更改,如果我哥隻是大手大腳,倒也罷了,我爹繼承了我姥爺的魯菜館之後,收入不錯,可以由著我哥揮霍,隻要不太過度揮霍就行。”
“但我哥不但有大手大腳的毛病,而且由於從小受得寵溺太多,又養成了喜歡打架鬥毆的毛病,但省城那種地方,不小心就會得罪大官。”
“在我哥十八歲那年,我哥跟人打架的時候,打傷了一個警察局副局長的公子,我哥被抓進了監獄,我爹轉賣了房產和魯菜館,才勉強湊夠錢,送給副局長做為賠償,我哥才被放出來。”
“我爹擔心副局長仍然會找我哥的麻煩,再加上魯菜館已經賣掉,省城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地方了,我爹就帶著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俺娘的故鄉文登,重開魯菜館,另起爐灶。”
喜歡驢二的風流往事請大家收藏:()驢二的風流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