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率先反應過來,她所說的細節便是之前針對《作戰書》的那番評價。赫伯特本人對參謀部原先拖泥帶水的安排也多有質疑,慕景的意見正中下懷。
至於科勒,考慮的就更簡單了。他比赫伯特更能認清自己代言者的身份。來見慕景之前,元帥親自交代過,無論如何都必須讓慕景出任特彆部隊的指揮官。為此,哪怕她提出一些條件,隻要不是太出格的,都可以答應。
而慕景提出的要將對異變者發動全麵打擊的構想,甚至都算不上什麼條件,科勒很清楚,這原本也是元帥自己的打算。
慕景畢竟跟隨洛倫丁多年,至今為止,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依舊將她視作元帥心腹。她也算不負眾望,對於洛倫丁稱得上相當了解。
看到《作戰書》的第一眼,慕景便確定這絕非元帥手筆,更像是在重重壓力之下,不得不對參謀部做出的妥協。所以,她提出的反對意見,與其說是在挑戰元帥權威,倒不如說正好暗合了他的心意。對於被人當槍使的事實,慕景本人倒是並不在意,戰略安排相比而言更加重要。
所以,慕景此刻隻需關注一個人的回答。
她看向雷蒙德,“你是不是也該發表一下意見?”當然,她關注的並非雷蒙德一個人。
雷蒙德很清楚這點,回答的也是相當明確,“我們沒有意見。我們來找你,向你坦誠一切,是因為從一開始我們就已經確定隻有你才能終結當前的亂局。”
慕景沒去糾正對方關於坦誠的說法——究竟是第三方主動坦誠一切,還是在逼迫之下不得不開口。不過,雷蒙德一口一個“我們”,證明這些都是第三方的共識。
這就夠了。
如此過去幾天,也不知元帥做了怎麼一番操作,總之參謀部還是修改了《作戰書》。
慕景料想,在這個“說服”的過程中,她本人一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無所謂,隻要結果符合預期就行了。
全麵戰爭如同慕景期望一般展開。
但是,誰也沒料到,接下來的狀況不僅稱不上慘烈,反而陷入一種近乎凝滯般的焦灼。
當然了,焦灼不是說沒有人員傷亡,但好似冥冥中有一隻無形的手,給傷亡劃定了一條看不見卻又真實存在的界線。交戰雙方的傷亡都在這個界線之內,甚至還達成了某種難以言喻的平衡。
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同伴的死亡是會影響士氣的。如果傷亡過於慘重,絕望的氣息會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不過也有截然相反的情況,看著朝夕相處的同伴死去,也會激起人們的血性,不惜代價也要為同伴報仇雪恨。
然而,就因為如今狀態維持著詭異的平衡,死去的人們悄無聲息又毫無價值,單純變成了每天定時擺在指揮官案頭的一個數據,激不起任何變化,漸漸變得麻木。
如果非要找出什麼變化,應該算是普羅大眾的反應。
他們對於軍方依舊是冷眼旁觀,並沒有表現出參謀部本來期待的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的熱血場麵。
r博士當初的擔心果然應驗,普羅大眾認為戰局與自己根本沒什麼關係,作壁上觀就足夠了。把自己放在絕對安全的地帶,等著怪物之間決出勝負,和平重新降臨。
與此同時,大眾的冷漠也延伸到了秦湛的身上。這位號稱能夠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慘絕人寰的帥哥,人氣降到了史無前例的冰點。
從這點來說,之前軍方勞神費力安排的全媒體直播也算是達成了一定效果,再加上正式宣戰之前各路媒體對秦湛異常狀態的渲染和鋪墊,積累到現在,輿論終於發酵。
之前媒體上的各種消息也有秦湛本人的助力,儘管尚不能確定他做這些究竟是圖什麼。但是從當下正在演變的趨勢來看,他真的可以說是自作自受。
沒錯,當下正在控製輿論的導向的幕後推手似乎改變了“宣傳策略”。對於繼續將秦湛塑造成全民公敵已經不那麼熱衷了。當然了,就秦湛本人人氣下降的幅度來看,類似的宣傳已經進入了邊際效應嚴重遞減的階段。
玩過傳媒的人都知道,當一個熱點到了怎麼炒作都無法再增加關注度的時候,就應該發掘新熱點了。
而新熱點就是為全民公敵秦湛塑造了一位對手。
一位為了大義舍棄愛情的女將軍。
慕景自己應該都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會擁有比狗腿子男朋友更高的人氣。
比起當事人慕景,安蜜兒甚至更早一步發現媒體風向的變化。她畢竟當了好幾年炙手可熱的女明星,即便那是為了接近目標人物而製造出的假身份,但一些習慣還是養成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對媒體的關注。
說起這個,有一個人應該比她更懂得在聚光燈下的生存之道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