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他們試探的計策。
第一步、就是整編應天府周邊的所有衛所。
準備像整編京營一樣,淘汰老弱病殘。
補充新的青壯進去。
經過嚴格的訓練之後。
將之編練成可戰之軍。
在朝會上由王化貞提出了此事。
朝堂上竟然沒有多少人反對。
大部分大臣都選擇了積極配合。
隻是在需要整編的大軍當中。
安插了不少傾向於文官集團,傾向於世家大族的將領。
英國公和王化貞他們挑選的將領。
——也就是保皇黨的將領,占了大概一半左右。
這對崇禎皇帝他們來說。
已經是非常好的情況了。
指望世家大族和文官集團。
完全放棄在軍隊當中的影響力。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這也可以確定了一點。
那就是英國公分析的第1個可能性。
想要削弱皇帝兵權的可能性被排除了……
既然第1步很順利,緊接著崇禎皇帝他們就開始實施第2步。
那就是重啟一條鞭法。
——實施攤丁入畝政策。
因為看似富饒的江南。
土地資源都集中在了佛門,還有大大小小的地主手上。
要是按照以前的辦法。
隻對普通老百姓征稅的話。
那麼崇禎皇帝的大軍,估計很快就要開始餓肚子了……
沒想到這一次。
除了有少數官員跳出來。
大喊什麼以名爭利之外。
朝堂上的大部分高官。
竟然默默的配合這一政策。
事情發展到了這裡。
那麼第2個可能性也被排除掉了。
就隻剩下了第3個可能性——世家大族和利益集團想要跑路。
這下子、崇禎皇帝反而陷入了糾結之中。
崇禎皇帝既想要開疆拓土的不世之功。
又害怕南征之後。
世家大族和各種利益集團,真的全都跑去了海外。
因為那些老陰b全都跑了。
這也就說明中原大地。
不再適合他們立足了,他們都認為擋不住毛文龍的兵鋒。
——所以就隻能給提前準備後路了!
那麼崇禎皇帝呢?
麵對毛文龍麾下的大軍。
崇禎皇帝又該何去何從?
要不要跟著世家大族一起跑路?
還是留下來上演一出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的大戲?
但是崇禎皇帝又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