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靜候戰機_三國:季漢劉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25章 靜候戰機(1 / 2)

建安七年,十月。

長安城夜間大雪紛飛,寒風呼嘯,天明後,城內城外皆是一片白茫茫。

隨著晨曦初露,長安令自府衙而出,督促役人將道路上的積雪清掃乾淨,露出原本的青石板鋪就的道路,但求不見一點雪色,這既是便於行人通行,也是保證長安這座都城該有的敦厚氣象。

而長安的政治中心——秦王府內,府中的仆役更是早早的起身,在天色微微泛起亮光之前,就將府中的庭院、道路、院落中的積雪清理的乾乾淨淨,隻餘下簷角、樹木為積雪覆蓋。

是故,當劉璋踏出屋宇,所見和往日的景色大差不差,他知曉是府中仆役所致,隨手招來府內的主事龐靖,吩咐了一句:“早起掃雪的仆役,每人嘉賞三百錢,午間餐食加上酒肉。”

“大王仁德。”龐靖恭聲領命,同時讚了一聲。

而後劉璋示意龐靖退下,接著舉步向議事廳行去。

嘉賞早間掃雪的仆役,非是劉璋一時興起,而是有功者必當嘉賞,尤其是身邊的人。劉璋身為君主,作為首腦,權柄可以下發千裡,但咫尺之內,日常陪侍身旁的仆役,卻是不容小覷。

曆史上為近侍所害的君主不知凡幾,這方麵劉璋自是小心,且如明洪武大帝朱元璋,殺伐果斷,屢興大獄之人,然而對於身邊的廚子卻甚是禮待,不以其人名位低下而有所薄待,此可謂良師在前也。

府內議事廳,距離劉璋的臥房並不遠,他舉步而行,不多時就來到了議事廳的門前,舉目往內視之,國相王商、長吏荀攸等人,早已列席入坐。

“諸君這般勤勉,倒顯得孤懶散了。”劉璋舉步踏入,調侃了一句眾人。

王商和荀攸等人見到劉璋的身影,紛紛起身致禮,劉璋揮手按下示意眾人入座,不必多行繁文縟節,禮數但精簡短快,以免浪費太多的時間。

劉璋行至主位,安然坐下,一眾文武這才跟著入座。

“向著孤遠征河北,關中之事,皆是交到了卿的手中。”入座後,劉璋率先向國相王商出言道:“這幾日孤查閱過往的文書案牘,均是處理的毫無分差,可見卿用心王事,勤勉非常。”

“大王謬讚了。”花白了胡子的王商,自謙了一句,也是他自覺不敢當此等讚賞,他指著荀攸道:“非是公達從旁協助,商一介老朽,安能妥善處理如此繁多的事務。”

“此非臣下一人之功,實乃幕府諸人相協之力也。”王商沒有貪功,他將功勞分潤到了幕府一眾文武的身上。

“卿家不必過謙。”劉璋笑著擺了擺手,他續而讚道:“卿為國相,坐鎮中樞,協領文武,使關中無事,論及功勞,卿當為第一,眾人從旁協助,亦是有功之臣。”

在誇耀了幕府留守眾人的功勞,並在功勞簿上記錄下了一筆,劉璋這才同眾人談起了正事。

雍州治中趙昂率先出言,他上問道:“大王,向著關中無事,糧草尚足,對於鄴城的攻伐,可支撐數月,為何大王這般突然的引軍而退。”

趙昂有著和甘寧一樣的疑惑,大軍屢屢大勝袁軍,士氣正盛,行三路人馬合擊鄴城的時候,劉璋忽然引軍而退,並輕身返回了長安,放棄到手的大好局勢,著實有些讓他困惑不已。

“倘能趁大勝之後,一舉克定鄴城,河北即可唾手而下,而河北一下,天下十之六七歸於大王,中原曹操、荊州劉表、江東孫策,皆可一鼓而下也。”

“趙卿此問,孤不知聽到幾回了。”劉璋展露笑顏,耐著性子解釋道:“鄴城為袁氏經營多年,非一朝能克定的城池,加之曹孟德在白馬虎視眈眈,若不早退,後麵退兵隻怕就有些麻煩了。”

“此其一也。”

“二者。”劉璋目光深沉,思慮深遠:“據鄴城間細遞來絕密消息,袁本初病體大殘,可謂是風雨飄搖,朝不保夕,而河北嗣君之位尚未落定,以孤之意,袁本初一去,河北或許將有內患升起。”

“是故,與其對敵病虎,不如侯病虎亡去,對敵幾隻互相撕咬的虎崽為上。”

“大王深謀遠慮,臣下不及。”趙昂眼神發亮,心下明悟,他恭聲讚了一句。

盼著袁紹亡去,袁氏兄弟相爭,而後拿下曹操吞並河北的劇本,這對熟悉史料的劉璋來說,自是無可厚非的期盼,也正因為如此,他才乾脆的從鄴城引兵退走。

此外,劉璋還有所斟酌思慮,河北是袁紹一力開創下的基業,袁紹在一日,鄴城也就極難攻克,所以與其在鄴城死磕,白白損耗將校士卒,不如等著袁紹亡故,河北大駭的時候,趁著天賜良機,輕取河北。

隻是有一點,劉璋還存有疑慮,那就是這個時空的袁譚、袁尚兄弟相爭,會鬨得有多大,是不是如曆史上一樣,二袁鬥個你死我活,為他人摘了桃子去。

不過有一點劉璋可以肯定,那就是袁紹倘若一去,河北肯定要鬨上一鬨,畢竟袁紹之前分遣諸子侄各典守一州,袁譚、袁熙、高乾在地方上都有著盤根錯節的勢力,屬於地方上的實力派。

因而不管嗣君的位置落在誰的手中,地方上的實力派都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會掀起一場大戰,嘗試用武力奪取河北的主導權,不會輕易舍棄手中的權柄,成為他人隨手操弄的玩物。

‘等待,需要耐心的等待。’劉璋告誡自己。

……


最新小说: 崩鐵:黑月光轉白,火爆四星角色 四合院:從工程師開始一路狂飆 離婚進度九十九,封總狂氪不想走 一路西行 係統出錯後,我成了LPL救世主 權力巔峰:從縣委大院開始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帶著超市穿六零,全家吃得滿嘴油 我真沒想出名啊 知青下鄉,我成了村裡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