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啊,這個牽招到底是什麼來頭啊?”曹操對郭嘉問道。
郭嘉心下一怔,問道“主公說的可是安平牽招牽子經?”
曹操以前並沒聽說過牽招這個人,更不知道他的故鄉和表字。
他估摸著說道“應該是吧,冀州還有第二個人叫牽招嗎?”
郭嘉拱手道“那微臣可就要恭喜主公了!”
曹操眉頭微皺,問道“哦?此話怎講?”
郭嘉又道“牽招可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文武兼備、智勇雙全,才華能力遠在微臣之上!”
雖然當年郭嘉在袁紹手下做事時,也知道牽招十分擅長阿諛奉承,但卻對他毫無反感。
同樣是拍馬屁,人與人之間卻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有的人阿諛奉承,是因為他隻會這一招,並無真才實學。
為了能夠討好主子,他們雖然無所不用其極,卻也隻是一招鮮吃遍天。
而有的人阿諛奉承,則是因為他識時務,知道隻有這樣才能生存下去,所以才迫不得已而為之。
兩者雖然貌似一丘之貉,卻有著天壤之彆。
前者無論遇到誰,都隻會一味地花言巧語,順著主人的意思去說去做。
有機會的時候,他們再貶低彆人,順便抬高自己。
而後者則不同,他們會看自己的主公到底是什麼風格,然後再投其所好。
有的主公就喜歡手下說好聽的,那他就會專門挑好聽的說。
有的主公就喜歡手下腳踏實地、一絲不苟,那他就會埋頭苦乾、實話實說。
而牽招便是後一種人,他對主子采用什麼風格會因人而異,這也正是他的過人之處。
郭嘉何等睿智,他早就看出了牽招是何等樣人。
曹操將信將疑地道“有那麼厲害?奉孝不是故意自謙吧?”
郭嘉搖搖頭道“主公,微臣說的都是事實,絕無半點誇張。牽招曾經當過烏桓兵的頭領,統兵能力相當了得。在袁尚身邊,牽招又是個謀士,負責給袁尚出謀劃策。”
曹操一聽這話,頓時眼前一亮。
烏桓與幽州接壤,在幽州的北部。
若是把牽招招納過來,日後去幽州攻打袁熙,一定能派上用場。
想到這裡,曹操笑逐顏開地道“既然奉孝對此人如此肯定,那老夫定然也要對他刮目相看、委以重任了!好吧,老夫就親自會會他!來人呐,傳牽招入內!”
郭嘉一看曹操要召見牽招,又趕緊退到了屏風後麵。
不大一會兒,牽招走入帳中,躬身施禮道“在下拜見司空大人!”
曹操仔細打量了一下牽招,隻見他神色自若、器宇不凡,一看就不是小人之輩,不禁心下一陣竊喜。
“牽招不必多禮,隨便坐吧。”曹操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道。
牽招點了點頭,找個位置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