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建業。
自太傅諸葛恪獨霸朝綱以來,揚州百姓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為了收買人心,諸葛恪上任之初廣施德政,他不僅取消了孫權時期監視官民情事的製度,罷免耳目之官,還免掉拖欠的賦稅,取消關稅。
揚州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實惠,無不歡呼雀躍,諸葛恪每次出行,都有人引頸相望,想一睹太傅風采。
一時間江東上下,隻知諸葛公而不知天子也。
雖然上次西征失利,諸葛恪威望稍減,但卻無傷大雅。
甚至在回師後順道處理了山越叛亂,裡外裡還多補充了一些兵源。
諸葛恪早年就是乾這個出身的,可謂是輕車熟路。
華貴的儀仗從太傅府起行,順著建業城最熱鬨的街道,一路向北。
一路上,百姓爭相翹首,傘蓋下的諸葛恪沐浴著萬人的敬仰,不時點頭微笑。
隨行士兵凶巴巴地喝退著“越界”的平民,諸葛恪還慍怒著斥責了士兵幾句,這讓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又多了一層和藹的標簽。
殊不知,讓士兵驅散賤民,生人勿近,這一開始就是他諸葛恪的命令。
車駕開進太初宮,過了公車門,諸葛恪仍不下車。
直到神龍殿的石階之下,他才下車步行。
來到殿內,文武站於兩列,諸葛恪劍履上殿,踩過紅毯。
就連天子孫和見狀也是肅然起敬。
事實證明,皇帝親政跟歲數沒多大關係,孫和今年二十有四,但這朝會,諸葛恪不到場竟然有種開不下去的意思,著實匪夷所思。
孫和時常在想,陸丞相要是在世就好了,雖然他不敢保證陸遜真的會恪守臣道,但至少可以製衡諸葛恪。
如今江東世族的代表是朱據,可他性格太弱,根本沒有跟諸葛恪掰手腕的能力,甚至還有成為其黨羽的趨勢。
皇帝真的難當啊,早知如此,不如當初就讓給孫霸得了。
話說孫霸已經死了啊。
孫和透過冕旒,警惕地瞥了一眼身旁的諸葛恪,儘管對方看上去和睦,卻是笑裡藏刀。
朝會正式開始,一官員上來便舉著笏板開口道:“啟稟太傅”
話還沒說完,諸葛恪便捋著短須,使了個眼色。
那人很快反應過來,連忙改口:“啟稟陛下,河北傳來消息,魏將毋丘儉於幽州起兵反叛,聲勢浩大,魏相夏侯獻率軍進駐河北,戰局膠著異常。”
孫和沒去應那大臣的話,而是轉頭看向諸葛恪,小聲問道:“太傅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