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
侍從拿來布帛,遞給了過來。
司馬師氣息紊亂地接過布帛,擦了擦汗水,抬頭問道:“何事?”
“仆是聽到艙內動靜,以為將軍這裡”
“我無礙。”司馬師擺擺手,“出去吧。”
“喏。”
司馬師靠著床榻,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夏侯獻立於專屬座艦“九州號”的船頭,眼神深邃地注視著漆黑的江麵。
他午前看完了司馬昭部的戰報。
在司馬昭拿下益陽後,馬不停蹄地率軍直奔長沙,由於吳國宗室大將孫恢頃刻間敗亡,以及魏軍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進軍。
衡陽以及長沙各縣皆在震恐中望風而降。
同時武陵郡也被魏軍聯合五溪蠻圍攻日久,沒有援軍的武陵,淪陷是早晚的事。
而在今早,夏侯獻得知巴丘的吳軍主動撤出的消息,據歸來的斥候彙報,如今大江上連一艘船影都看不到。
目前看來,形勢一片大好,魏國從紙麵上幾乎收獲武陵、衡陽、長沙三郡。
不過夏侯獻知道,這些優勢隻是暫時的,真想全取三郡,必須徹底擊敗吳國水軍。
否則一朝失利,吃進去的全部都得吐出來。
夏侯獻的好心情並未持續太久,王昶原本以智計擊破朱異,打算趁吳軍勢微,強攻夏口
但一個壞消息傳來,兩吳聯軍率大批戰船溯江而上,王昶以防萬一,主動後撤五十餘裡。
事實上證明王昶的選擇極為正確,再晚一步孫峻的軍隊就要從側翼突襲王昶。
這就是吳軍能多年割據江東的緣由之一。
吳國的要衝基本都設置在沿江,吳人戰船數不勝數,隻要調度得當,可以快速地馳援各處。
而魏軍北來,就沒有吳軍那般從容了。
不過在得知吳國水軍的主將是諸葛恪後,夏侯獻倒是有些驚奇。
雖說急則相助,緩則相爭,吳軍生死存亡之際聯合作戰,夏侯獻早有預料。
但能讓諸葛恪的軍隊深入荊州腹地,且讓對方來做全軍主帥,看來孫峻此人懂得什麼時候該忍讓。
“相國,江麵風涼,還是進閣樓歇息吧。”
甲士拱手站於身後勸道。
一旁的諸葛夫人挽著一件裘袍,也不打擾。夏侯獻回首,走到諸葛靈身邊,披上袍子一同向閣樓走去。
魏軍的樓船一共三層,第一層叫廬,第二層飛廬,頂層叫做爵室,也就是了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