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魯育心又軟了:“也不知道阿姊現在身在何處,做了那樣的事,怕是不敢逃奔建業。”
潘淑滿臉問號。
“她不是就在洛陽嗎?”
“你說什麼?”孫魯育震驚地睜大眼睛。
此前夏侯獻班師回朝,壓根沒有提及大虎的事,小虎礙於身份的尷尬,對荊州之事不便置喙。
再加上對大虎心存怨念,她從未主動詢問過郎君。
“小虎,我以為你知道。”
“她人在何處?”
“掖庭。”
“你是如何得知?”
“我...我打聽的。”
潘淑支支吾吾的把武昌發生的事告訴了小虎。
“我本想在郎君那說說好話,否則良心過不去。畢竟若非大虎主動把我送給大王,這會兒怕是也在掖庭做苦役。”
“可是我一直沒敢跟大王提這事。”
孫魯育沉默不語。
她對大虎的感情很複雜,此刻有些心煩意亂。
掖庭在皇宮內,她根本無從插手,而且大王幾日後就要登基,更不能因為這種事情擾了大王心情。
“罷了,以後再說吧。”孫魯育留下一句話,飄然而去。
............
登基大典的日子越來越近,在典禮後皇帝要前往洛陽南郊祭拜天地,隨後改元,大赦天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改元之事一般在登基前就要確定下來。
夏侯獻試完了龍袞便在正堂內接見了幾位大儒。
年號的選擇一般是有講究的。
例如曹魏開國的年號“黃初”。
“黃”代表土德,“初”代表初始、開端,象征著新王朝的誕生。
而魏明帝時期的“太和”,“太”有“極”“最”之意,“和”代表著“和睦”、“和平”,是一種對王朝發展的期許。
至於後麵魏的“青龍”,吳的“神鳳”、“五鳳”等年號,則是以祥瑞為名,這個時代的人還是相當看重這些。
侍中鄭小同是漢末名士鄭玄之孫,“少有令質,學綜六經”,治經數十年,堪稱當世大儒。
他提議道:“【嘉平】如何?”
這個年號寓意非常明顯,有祈願太平之意,可夏侯獻不太喜歡。
這年號本應是曆史上曹芳的年號,隻不過他早早被廢,正始十年都沒有走完。
“【景元】、【鹹熙】、【景泰】。”鄭小同又一連給出多個選擇。
看得出來這位大儒對大魏美好的期許。
少府王肅則是說道:“寓意雖好,卻不像是開國之君的年號。”
老丈人現在完全不裝了,雖說國號不改,但廟堂老臣們卻都心知肚明。
這就是新朝!
“自從大王南征歸來,民間祥瑞降世,不如以祥瑞為年號。”王肅道:“【神鳳】、【黃龍】、【甘露】,這些都不錯啊。”
夏侯獻個人覺得以祥瑞做年號還可以,祥瑞代表著上天對新天子的認可與庇佑,有一定政治色彩。
畢竟夏侯獻的位子來的不正,就算日後他一統天下,八方來朝,史書也不記載他是順位繼承的。
吳國政權從根上就不正,所以吳國經常用各種祥瑞做年號,八成也有自我安慰之意。
不過夏侯獻並不在乎史書如何評說,做都做了,有什麼可想的。
他凝眉不語,顯然對王、鄭二人的建議都不太滿意。
“【昭武】如何?”
夏侯獻頷首看去,發現開口的是大司農王祥。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