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獻原本還有些猶豫,是否將父祖隻追封到王?
畢竟當年劉秀隻把自己的親生父親劉欽追封南頓君,祠廟還安在南陽。另外出於政治、禮儀等需要,還尊奉漢宣帝劉詢為祖父,漢元帝劉奭為父親。
後麵仔細想了想,我父祖為大魏流過血,連個皇帝都不追封,像什麼話!
於是他心一橫,下令將曹氏宗廟遷於鄴城,把自家的梁國太廟搬到了洛陽。
夏侯獻決定追封兩代,即到祖父夏侯惇為止。
追皇祖為宣皇帝,廟號高宗,夫人丁氏為宣皇後。
追皇考為景皇帝,廟號世宗。
什麼?
你說夏侯惇和夏侯楙不好跟曹操父子解釋這事?
沒事,你們放心去。有問題,讓他們上來找朕!
太廟祭祀完畢後,夏侯獻再次回到太極殿,接受文武百官朝拜。
夏侯獻在殿外設宴宴請群臣,菜肴十分豐盛。
皇帝在和幾位重臣共飲幾杯後,中途先行離開宴席,來到太極殿西堂。
今日精神亢奮了大半天著實有些累了,不過他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所以隻是到西堂小憩,並沒有徑直回寢宮嘉福殿。
未時三刻,新任黃門侍郎裴楷的聲音將天子從小憩中喚醒。
“陛下,鐘侍郎、裴侍郎求見。”
夏侯獻睜開眼,看著裴楷。
他出身河東裴氏,今年二十二歲,是散騎常侍裴秀的堂弟,在年輕士子中與琅琊王氏的王戎齊名。
老實說,夏侯獻對世家大族口中的“少年英才”並不感冒,因為這裡麵或多或少有吹噓的成分。
但之所以用他,蓋因裴楷是鐘會極力推薦的。
夏侯獻不禁有了些興趣,能讓鐘士季推薦的人才,朕得看看怎麼個事。
他揉了揉太陽穴,對裴楷道:“宣。”
不多時,鐘會和裴秀走進西堂。
夏侯獻看著鐘士季,不由得感歎這是一個“務實”的人。
登基前他曾召鐘會,欲遷他為少府。
少府乃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部門,隻要皇帝願意親近,不失為心腹之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魏明帝時期的少府楊阜就時常在皇帝身邊出謀劃策。
最重要的是,那可是九卿啊。
即便現在尚書台六部和四台分割了一部分九卿權力,但官品卻是實打實的。
二十幾歲的九卿,大魏還從未有過,誰能拒絕?
然而鐘會固辭不受。
九卿再是高品,外臣畢竟是外臣。
鐘會心裡明白得很,中書侍郎這位子才是皇帝的近臣,手握實權。
夏侯獻懶得管了,隨他去吧。
“陛下。”待夏侯獻在西堂內賜座,裴秀坐下後便開口說道:“臣幾日前曾去往孫公府上拜會....”
夏侯獻神色有些緊張地問道:“如何?”
裴秀搖搖頭:“不太樂觀,如今臥床三月有餘,醫師說不一定能熬到明年春季。”
“唉。”夏侯獻長歎一聲。
想他夏侯獻任大將軍開府以來,孫禮就一直充當他的左膀右臂,此前在梁國稱公建製,孫德達便位居梁國三公。
而今新皇登基,這新魏六公之位定然會有孫禮一席,但那次夏侯獻去看望孫禮,欲拜他為太尉,對方卻固辭不受,言道:
“老臣已做過三公,此生無憾。垂死之人,就不屍位素餐了。”
夏侯獻看向裴秀:“朕忙完這陣再去探望一次德達公吧。”
裴秀拱著手,點了點頭。
“陛下。”這個話題結束,鐘會隨即開口說道:“《左傳》有雲: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
這是建議,避皇帝之名諱。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