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胤道:“曹彪已經遷離了封地,據我們安插在壽春城中的人說,應是遷去河間。”
“河間?”諸葛恪放下調羹,一臉不解:“曹彪不是曹氏大宗嗎?”
滕胤分析道:“許是降爵了。”
諸葛恪沉默了一陣,呼出一口氣:“也對。夏侯獻狡詐之徒,豈會保留曹氏親王的大義。”
滕胤又推測道:“曹彪如此,其他宗王必然都差不多。夏侯獻將他們遷入魏國腹地,我們就算想做些手腳也無能為力了。”
“隻能暫且如此了。”諸葛恪有些難過,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竟是快速破滅。
不過他至少不那麼憋屈,畢竟嘗試過後發現行不通,他可以接受。但試都不試就被否決,他不能忍受。
府堂內陷入好一陣的平靜。
滕胤幾番猶豫,輕聲開口:“丞相,我有一事不吐不快。”
“講。”諸葛恪繼續吃起飯來。
“如今朝中上下對對外征伐之事很是抵觸,陛下也表示這些年江東元氣大傷,應當休養生息,保存實力。”
“就算魏國真發生動蕩,丞相想要出兵也會受到很大的阻力。萬一....我是說萬一無所斬獲,丞相在朝中的威望就會大跌。”
“哼!”諸葛恪把調羹往碗裡一擲,頓時沒了吃飯的心情。
“廟堂裡那些所謂的江東名士,不過腐儒爾。”
“陛下跟江東人走的太近,被他們裹挾了尚不自知。當初先帝為何要扶持魯王?不正是怕這個嗎!”
滕胤早已習慣了諸葛恪的性格,並未少見多怪,隻歎息道:“唉,我等客居江東本就是沒辦法的事。”
諸葛恪走下台階,滕胤也立刻起身,站至一旁。
“承嗣啊。”諸葛恪道,“我是有私心不假.....我想攻下淮泗、徐揚,建立功業,可這其中亦是有公心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江東本就偏安一隅,如果放在以前仗著大江天塹,據守個二十年不成問題。”
“到那時候,你我或許已入土為安,後麵的事與你我何乾?”
“可現在呢?”
諸葛恪的語氣加重了幾分。
“荊州儘失,大江天塹不在。魏國想哪天東下就哪天東下,屆時如何?不如直接開城投降。”
滕胤拱著手,默不作聲地聽著。
這些話他似乎已經聽過不少遍了。
曾幾何時,諸葛恪還說過“諸葛亮僅以一州之力就能喊出克複中原,王業不偏安的口號,頻頻北伐,我也姓諸葛,如何能做縮頭烏龜!”
那時滕胤隻能心中暗想:諸葛亮都做不到的事,你又何必勉強呢。
但他卻是認同諸葛恪此時的想法。
如今什麼都不做就是慢性死亡,而尋求時機給魏國點壓力,說不定能讓吳國的國祚長久一些。
當然,如果玩砸了,直接猝死亡國也是有可能的。
“不說這個了。”諸葛恪冷靜了下來,他走了兩步問道:“諸王遷徙之事有眉目了嗎?”
此前,諸葛恪因夏侯篡位之事產生警惕,又見魏國遷徙曹氏宗親。
他覺得孫氏宗王在大江沿岸的戰略要地十分紮眼,遂下令讓諸王遷徙。
滕胤說道:“目前大部分宗王已開始著手準備,琅琊王休已徙至丹陽。唯獨齊王奮,不從。”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