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太子
事情的緣由起於陸抗的一封上疏。
陸抗如今鎮守桂陽為大魏守著湘州的南大門。
但在任上,他發現當地的歸附程度非常低,魏國在此隻是名義上的統治。
當地人對吳國統治有一定慣性。
如果說投降或是被俘虜的將領的兵士之收編是拆掉了他們的“上層建築”,那麼廢除了廢除了吳國原有的“複客製”和“奉邑製”便是毀掉了他們的經濟基礎。
以至於不滿情緒很大,許多豪族采取不合作的態度,更有甚者還逃亡交、揚。
如今東南的吳國尚在,桂陽南臨交州,東接揚州,邊境多因此類事產生摩擦。
故而陸抗建議暫時應當減少賦稅,以吳治吳,太守、縣令可多任用本地官員,刺史都督則用朝廷親信駐軍以防不測,如此便於更好的過渡。
在陸抗看來,魏國沒有十足的好處,彆說勸說交州陸胤歸附了,能保證新占州郡不生動亂已是不易。
所以懇請朝廷認真考慮他的建議。
而在天子西巡後,國事由中書令荀顗、尚書令傅嘏、侍中華表、靖安令賈充、樞密使王鬆、度支令盧欽六位重臣協助太子暫決。
六位重臣對陸抗的這份上疏看法不一。
反對者意思比較直接。
直言進諫,沒有問題。
可你要不要看看自己是什麼身份?
當初群臣對於陛下攻取荊州後讓陸抗鎮守南疆的就多有擔憂,若非陸抗帝婿身份,恐怕彈劾的上疏不在少數。
這不是對他能力的質疑,而是出身!
其實重臣的擔憂不無道理,東邊的吳國尚存,怎麼敢用吳人任太守、縣令這樣的實權官員呢?
他們舉縣、舉郡勾結吳國,該當如何?
而且有意思的是,吳國那邊此前給陸遜平了反,陸遜臨死前被誣陷的那二十條罪狀被一一駁辯。
諸葛恪很聰明,此舉不僅安撫了吳郡陸氏,還有種變相地為陸抗拋出橄欖枝的意思。
於是乎,群臣在駁斥了陸抗的上疏後,還在商討是否要換掉陸抗,讓他回洛安安心心做個駙馬得了。
然而這消息不知怎麼就傳到了南陽公主的耳朵裡。
“沒意思。”夏侯芸撇撇嘴:“大兄一下子就猜到了。”
夏侯淼笑了笑:“我早聽聞陸幼節類其父,現在看來不僅是武略,就連性子都像啊。”
夏侯芸為夫君辯解道:“夫君就是性子直了點,其他方麵都挺好的。他這些年對吳征戰多有戰功,豈會有異心?”
“芸妹才出嫁幾年,就這麼死心塌地了。”太子開玩笑道。
“大兄!”夏侯芸咬了咬嘴唇,有點不好意思。
“好了,為兄不與你玩笑了。”夏侯淼說道。
“其實....妹妹此番前來也不是為了求情。如果朝廷決定要他遷任,我再說也沒用,此來,隻是和大兄發發牢騷。”
她嘴上雖否認,實際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夏侯淼知道妹妹的小心思。
在京公主和外鎮駙馬....這種關係讓他不由想起祖母和祖父當年的事。
據說關係可不太妙。
不知以後會不會向那個方向發展,妹妹這個性格應該不至於。
於私,他希望妹妹婚姻幸福,夫妻和睦。
於公,他覺得父親授予他監國之任,萬不可徇私,也不可憑直覺論事,還是要多聽聽諸公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