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幼節的事我知道,站在荀公他們的角度這很正常。不過你放心,為兄自有分寸。”
“大兄最好啦!”南陽公主開心地扯著太子的袖子,搖啊搖。
.....
翌日,夏侯淼在東宮接見除禦史中丞杜恕外的六位重臣,以及六部官員。
他今年才十七歲,聽太後說,阿父在他這個年紀還在跟新城王曹爽)、汝陰王曹肇)等人飛鷹走狗,二十歲才在太後的求情下混上仕途,然後直到四十三歲做了皇帝。
而他現在就要開始學著做一個君主,為此他壓力很大,亦很勤勉。
最近於東宮聽政,他抱著學習的態度儘量不去打斷群臣的發言。
中書令荀顗舉著笏板道:
“啟稟太子殿下,此乃冀州刺史鄧艾的上疏。”
“初,南匈奴人自稱其先人本是漢室的外甥,因冒充姓劉氏。”
“太祖留單於呼廚泉於鄴城,分其眾為五部,居並州。左賢王劉豹是單於於扶羅的兒子,現為左部帥,而左部最強。”
“如今單於在內,羌夷失統,合散無主,單於的尊嚴日見微弱,而外地的威勢日見加重,不可不防。”
“臣聽說劉豹的部族中發生叛亂,可以借機分割為二國,以分散劉豹的勢力。”
“去卑的功勞顯赫於前朝,而他的兒子卻不能繼承父業,應該給他的兒子加封顯赫的名號,讓其居住在雁門。”
“這樣才能割裂他們的國家,削弱敵人,追記他們舊日的功勳,這是統治邊境地區的長久之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鄧艾可謂是“上疏達人”,在魏國二千石以上的地方官員皆有向廟堂上疏的權利,但大部分人“安分守己”。
外地官員裡唯有鄧艾和王昶經常上疏,提出建議。
“傅令君覺得如何?”夏侯淼徑直看向傅嘏,詢問道。
“鄧冀州早年在北疆為將,對胡漢風俗甚為了解。”傅嘏頓了頓,說道:
“他還上疏言,戎狄有野獸之心,不講道義。他們一強大起來就施行暴力。一旦衰弱,就順附朝廷。”
“建議凡羌胡與漢民同居一處的,應當漸漸將他們分離,使居編民之外,得以尊崇分辨廉恥的教義,堵塞犯法作亂者之路。”
“臣以為這是分化異族、防患於未然之良策。”
“華公,賈公以為呢?”夏侯淼又看向其他人。
“臣附議。”華表和賈充沒有意見。
夏侯淼點點頭:“好,那便準了。”
此事議定,太子決定把荊州的事妥善處理一下,父親如今正在西巡,若是一時興起興兵伐蜀,那荊州這個隱患就一定要留意。
他很快與群臣展開了這個話題。
群臣對於吳地實行九品中正產生的不滿情況並不在意。
被征服者是沒有資格討價還價的,若是一視同仁無疑會擠壓北方士族的利益。
唯一擔心的隻有叛亂問題。
至於說彈劾陸抗的事沒有再提了,那是本朝第一位駙馬,天子愛婿,就事論事提一嘴就行,上綱上線就不懂事了。
最終經過一陣討論,民部尚書王廣提議在荊州、湘州免兩年賦稅。
兵部尚書羊祜建議,湘州刺史王濬移治湘東,協助陸抗處理交、揚邊境問題。
吏部尚書司馬昭進言,除太守、都尉等掌兵的職位和地方中正官之外,多任用荊州本地官員,以緩和矛盾。
太子皆以為可。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