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城縣位於祁山堡南二十裡,原本是座縣城,如今荒廢日久,正好可以派鎮民前去修繕城池,以為前哨。”
“嗯....”夏侯獻思考著這個提議,祁山堡背靠鹵城,是魏國在天水郡邊界最前哨的據點。
將蒲氏遷去曆城可與祁山堡互為犄角,拱衛鹵城,確實不錯。不過攔一攔周邊胡人劫掠是可以的,抵擋蜀軍還是要派精銳前來。
“鎮將呢?”
“撫夷護軍胡玄威在胡人中多有威信,天水護軍之位,臣推薦胡將軍。”
“可。”夏侯獻當場同意,胡奮是他的嫡係,當年北伐遼東時就在自己的帳下了。
羊祜繼續說道:
“強氏這些年在魏蜀之間來回搖擺,保險起見讓他們去鎮廣魏北麵的會寧鎮,廣魏護軍可由安北司馬段充擔任。”
“這是何人?”夏侯獻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
“故長水校尉段默之子,在張幽州張特)麾下五年有餘,參加過常山之戰,與鮮卑人多有交道。”
“叔子考慮得周道。”夏侯獻點點頭:
“雍州北境最近鮮卑人多了起來,他們跟羌人、氐人不同,是傳統的遊牧民族,勢必會對新的製度產生抵觸,派個經驗豐富的鎮將非常有必要。”
“對了。”夏侯獻又問:“朕記得南安有一個羌人部落相當強勢,叫什麼來著....”
“姚柯回。”羊祜提醒道。
“嗯。”夏侯獻有些擔憂,“內遷的這幾部氐人實力都不算太強,即便他們心中有怨怕是也不敢違抗。”
“朕已經給了他們實惠,應當不會有人不識抬舉......但姚家似乎不怎麼老實。”
羊祜回憶了一下,說道:“去年安定郡遭遇羌族劫掠,經查不是姚氏本部人馬,但臣以為與姚家脫不了乾係。”
“話說回來,東羌目前就這麼一支較為強盛,不如趁著中軍在此直接出兵討滅,如何?”夏侯獻笑道。
“陛下不可。”羊祜似乎沒聽出這是句玩笑話,一本正經地說:“此非一勞永逸之舉。”
“姚柯回在,東羌尚且能夠維持一個不小的組織,可一旦羌人們失去了主心骨,他們會投我大魏亦會投鮮卑人。”
“叔子,你太嚴肅了。”夏侯獻笑了起來。
羊祜神色一滯。
“朕若是來乾這種事,哪裡會坐下來跟氐酋們談呢。”
“陛下聖明。”羊祜恍然,拱了拱手。
夏侯獻收起笑容,回想著羊祜方才所言。
草原民族有個優點,就是“不挑食”,他們可以以本族為核心,廣納羌、氐、六夷雜胡為他們作戰。
曆史上突發樹機能本部的鮮卑人馬有很多嗎?
不一定,但至少不可能單獨對抗晉軍。
真正讓秦涼亂成一團的是被突發鮮卑煽動起來的羌人、氐人和數量極多的雜胡。
涼州刺史牽弘剛出金城前去平叛,半道被羌人截殺,壓根沒見到突發部。
劉淵的匈奴漢國同樣如此,是以屠各劉氏為核心,團結各類胡人,才有了對抗晉軍的資本。
“臣倒是以為姚氏不需要太過擔憂。”羊祜順著話題繼續說道:“氐人、羌人本來就以‘定耕’為主,生活方式沒有太大改變,慢慢融入隻是時間問題。”
“姚柯回向來左右逢源,薑維應該常有拉攏,這個時候不能把羌人往外麵推了。”
所謂統戰,就是儘可能地團結更多的人,夏侯獻深諳此道,非常認同羊祜的建議:
“先將製度推進下去吧,後麵有問題再解決。”
之後,羊祜又推薦了幾個護軍的人選,即便是夏侯獻沒關注過的武將,但羊祜能清楚地將他們的履曆、才能等一一相告。
夏侯獻皆以為可。
其實在突發鮮卑活動的區域,夏侯獻本想任後軍將軍馬隆為西平護軍、領西平太守的。
雖說是邊疆貧瘠之地,但領地和自主權非常大,算是升遷了。
但想了想,還是舍不得馬隆的練兵之才,這樣的人未來應當做統領中軍的大將,應當有更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