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門不愧有“夔門天下雄”之稱。
今日魏軍雖占據上風,卻沒能給蜀軍水軍造成重創。
激戰一日,各自收兵。
江麵上,湍急的水浪帶著破損的船木、浮腫的屍體疾速東流。
大江南岸,距夔門十裡的一處灘塗,魏軍於此處安下大營。
到了夜裡,仍有船隻在江上來回穿行。
“那是什麼!?”走舸上的士兵舉著火把,眯著眼睛看向前方漆黑的江麵。
身旁的士兵也舉著火把走來,定睛看去,卻看不清楚。
忽然咯噔一聲,似有什麼東西撞上了船身。
船上的所有人都緊張起來。
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是自己嚇自己。
撞過來的,隻是一塊碎木。
虛驚一場後,有人卻是埋怨起來:“蜀賊的水師也不咋地,隻是仗著地利罷了,今日我軍差點就打到白帝城下,該害怕的是他們才對吧?”
“慎言!”身旁袍澤連忙道:“我等小卒還是彆討論這些事,依令行事吧。”
“唉,主要是我困死了,現在眼睛都快睜不開。”
“那你去眯一會兒,我來看著。”
“啊....好兄弟!”
.....
中軍大帳裡,王基手中的一盞燭燈靠近桌案上的地圖。
他不敢懈怠。
如果換作他是蜀軍守將,他會選擇今夜突襲魏軍水師,憑借上遊優勢,打一場防守反擊。
所以他的神經始終是緊繃著的。
不過這麼做,也是為了試探蜀軍永安督宗預的性格,這對之後的對峙極為關鍵。
或許是年紀大了,亥時一刻他便昏昏欲睡。
所幸一夜無事,第二天卯時,王基召集眾將來大帳議事。
寬大的地圖在帥案後懸掛,上麵清晰的畫著夔門至永安宮城方圓十裡的地形。
白帝城坐落於大江北岸,被群山環繞。
後世因為三峽水壩的緣故,導致白帝山相對低矮的山區被江水浸沒,以至於白帝城變成了一座島嶼。
但現在,它其實是與北岸相連的。
白帝城的東麵是大江的一處支流,它與東岸的山隔江相望,而圖中這座山的位置能看到一個小標記。
熟悉王基的將領都清楚這個標記的含義,它表示“已攻占”。
現如今,魏軍看似一路突破浮橋、攻山破寨,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其實戰爭才剛剛開始。
巴東防線一共有四類城壘。
其一,白帝、赤岬城二城。
西漢末年,公孫述割據蜀地,於白帝山築白帝城,同時還在北麵在魚複故城的基礎上修築了赤岬城以作拱衛。
赤岬城與白帝城分彆據赤甲山、白帝山而築,互相連基,東臨東瀼,西臨大江,崖岸陡高,蓋近千丈,望之眩目。
赤岬城方圓七裡,比白帝城大得多,巴東郡治便是此城。
夷陵之戰後,劉備敗退白帝城,改魚複縣赤岬城)為永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