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諸葛恪捋著稀疏的短須,嗬嗬笑道:“把印綬還回去吧。”
“丞相,這.....”帳下的李衡和前來複命的熊行都是一怔。
“三日後,我軍正式接管城池時才收起印信。”諸葛恪解釋一句,繼續翻看著兵冊。
熊行心說:丞相還挺有儀式感。
不過也無所謂了,這種事主要看的是個態度。
“傳本相軍令,即日停止攻城,各營休整。”
熊行默不作聲,隻靜靜地站著。
說實話他對此表示高度懷疑。
但丞相素來是說一不二的性子,既然丞相心意已決,最好不要胡亂表達看法。
然而李衡卻是不吐不快:
“丞相,韓扁是否真心歸順,暫且不論。我軍自攻西塞以來,幾乎沒停歇過一日,將士們始終繃著一根弦。”
“這根弦一旦軟下去,就很難再緊繃起來。”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我們不能韓扁說什麼就是什麼,管他魏軍軍令如何,那韓扁要歸順就讓他下山受降,魏兵們若鼓噪正合吾意,亂起來,我軍也可以趁虛而入啊....丞....”
話到此處,諸葛恪伸手示意他彆說了。
他這個人最討厭彆人反駁他,尤其是反駁的理由還挺恰當。
他是一個不能虛心接受建議的人。
總結起來就是:
我承認,你說得確實有點道理,但在吳國我的道理才是道理!
“給他三日又如何?”諸葛恪笑了笑,“連月攻城,我軍將士也是疲憊不堪,休整一下有何不可?”
“若按叔平的意思,我軍連三日都不給人家,明日繼續猛攻,韓扁會作何感想?”
“會想我諸葛恪連這點氣度都沒有,又豈會真心實意的為我所用?”
“萬一韓扁確實是真心歸順,我們這麼做反而會逼得他走投無路,拚死抵抗。”
“到時又要損失多少將士的性命。”
李衡啞然。
丞相的道理確實多。
建業朝堂上那些名臣大儒都辯不過他,自己想說服丞相,似乎是有點想多了。
這時候,都尉蔡林突然很沒眼色地開口道:
“丞相,末將以為李司馬所言實乃肺腑之言!”
諸葛恪橫了他一眼,換作其他人都知道此刻要閉嘴了,但蔡林卻不。
“您不能把敵人想得那麼好,就算他曾是吳人,可都這麼多年過去了,誰知道他心裡到底怎麼想的。”
諸葛恪頗為不悅,慍怒道:“我方才所言,你是沒聽嗎?”
“末....末將。”蔡林終於感受到了丞相的語氣變化,立刻半跪下去:
“末將懇請丞相收回成命,我十萬大軍在此虛耗兩月,隻有咬牙拿下西塞,才能穩定軍心啊!”
“若那韓扁食言而肥,我軍士氣將不複從前!請丞相三思!”
“你好大的膽子!”諸葛恪拍案而起,“是誰讓你在這裡禍亂軍心!”
“丞相,末將.....”
“滾出去!”諸葛恪大怒。
“丞相,末將一片赤誠,都是為了大吳!”
“左右!”諸葛恪怒目而視。
“在!”甲士出列。
“將蔡林拖出去,仗二十!”
“諾!”
“丞相!啊!”
蔡林被拖走。
李衡站在那裡不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