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司馬。”鄧芝吩咐道,“再去點一下糧草、軍械,核對兵冊。魏軍戰線拉得很長,東邊又有吳軍在側,如今也在咬牙堅持。”
“守住江州,朝廷還有回緩的餘地。若守不住,即便薑維擊退劍閣魏軍,收複漢中也於事無補。”
“屬下遵命。”
嚴範拱手應道,心裡卻忍不住嘀咕。
眼下這個局勢已經不容樂觀了,擁有地形優勢的陽關若是都守不住,把數萬魏軍放入一馬平川的益州腹地,仗還怎麼打?
屆時朝廷還有軍隊迎敵嗎?
或許有的吧。
但那批生在承平年間的宿衛軍,怕是連血都沒見過。
就在他思考之時,耳邊傳來隆隆的鼓聲。
唉,魏軍又開始新一輪攻城了。
...........
墊江縣今重慶合川),乃是巴、巴西、東廣漢、犍為、江陽等五郡交界,現屬巴郡統轄。
亦是涪水、宕渠水、西漢水,三江彙集之地,天然的糧倉、交通樞紐。
昔年,劉備至江州,便從墊江乘舟入涪,劉璋親自率軍來迎。
稱其為蜀中命脈或許不還夠格,但區位優勢卻也是格外重要。
由於涪城就在梓潼身後,得知魏軍突襲墊江的消息,漢國朝廷急作一團,他們對後續戰局的發展已經腦補了許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什麼?
因為當初先主令丞相入蜀助戰,走的就是這一條線!
曆史說不定就會重演呢!
墊江若失,這支魏軍既可南下合圍江州,亦可溯江而上進攻涪城。
涪城再一陷,劍閣數萬漢軍精銳就要麵臨兩麵夾擊,其結局,不敢想!
到了目前這個局勢,龍椅上坐得若是個“創業”之主,此刻或許就到了要禦駕親征,為社稷而戰的時候。
可惜,劉禪乃承平之君,不通武略。
此刻,大殿上的他心急如焚,如坐針氈,想說些什麼卻不知說什麼好,隻能聽著台下群臣你一言我一語。
“墊江若失,三巴潰爛。魏軍就算不一口氣打到成都,也有整軍再戰的底氣。”
“可現在朝廷哪還有軍隊?董尚書、張征西已將精銳帶去劍閣。”
“不如抽調一部分?反正劍閣無須那麼多守軍。”
“不可!拆東補西,恐顧此失彼。再者,衛將軍的兵,誰能調得動?他總有一百個理由等著你!”
“那隻能從成都征調了。”
這時,虎賁中郎督、行領軍趙統舉著笏板出列:“啟稟陛下,臣尚有虎賁、羽林二軍,合一萬三千人。”
聽了半場的劉禪終於開口:“朕知曉,可..可若是卿都出戰了,誰來拱衛成都?”
“陛下。”趙統說道,“當下若不能拒敵於外,等魏軍數萬大軍突入平原,兵臨成都,這萬餘禁軍將形同虛設。”
劉禪覺得有道理。
然後又有大臣持不同意見:
“趙領軍所言不無道理,但現在魏軍神出鬼沒,此前誰能想到墊江會遭到攻擊。萬一魏軍又派奇兵繞過劍閣,則涪城危矣。”
劉禪覺得也有道理。
說白了,捉襟見肘。
如今的大漢像一塊處處漏風的房子。
“陛下...”趙統想要再次開口請戰,劉禪卻擺了擺手:“容朕再想想,再想想.....”
退朝後,劉禪帶著一行宮人向寢宮走去。
路上,他忍不住向黃皓問計。
黃皓輕聲道:“老奴以為,禁軍絕不能派出去。”
“為何?”
“如今形勢危急,朝野人心難測,若連禁軍都派出去了,一旦有人欲行不軌,將無人拱衛皇室。陛下當思之,慎之。”
“有理。”
劉禪像是吃下一顆定心丸,決定再觀望觀望。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