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寫這次戰爭的時候也一樣出現了‘頗有殺傷’和‘眾殊死戰’的描寫。”
“這也側麵說明了,韃靼人的死傷也絕不隻有十六人。”
“而世宗實錄裡還明確記載了此戰還有生擒的俘虜,這一點在《武宗實錄》裡也被故意隱去了。”
大明位麵
洪武年間
朱元璋瞬間暴怒,事情到了這一步,他還如何不知道,老朱家子孫的功勞被人給黑了!
“好大的膽子!”
“天子禦駕親征的功勞也能抹殺!”
“真的是好大的膽子,這天下還是不是大明的天下了!”
“這大明是不是已經不姓朱了!”
大漢位麵
漢武帝劉徹感歎道:
“都說史家秉筆直書,一字不改,”
“誰能想到,也有這些沒有脊梁的人。”
“可是這樣做了又有什麼益處呢?抹殺了皇帝的功勞,又加不到自己的頭上去。”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雖然不知道什麼原因,曆史上對於應州之戰的傷亡數字都沒有明確的記載,”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此戰以後封賞的人數來進行大概的推斷。”
“雖然朱厚照開始報的人數是五萬多,這也可以理解為皇帝對自己的第一次征戰很滿意,想要封賞全軍。”
“而經過兵部的篩選之後之同意了9555人,這個數字也是朱厚照認可的。”
“除去那些濫封的,幾個人合力殺死敵人的。”
“在這近萬人中,哪怕隻有一半人有著實打實的軍功,那麼這次的戰況也絕不是死幾十個人的戰爭烈度。”
大明位麵
永樂年間
朱棣點頭道:
“這些推斷倒是合情合理,若是沒有實打實的軍功,兵部也不能同意如此大片的封賞。”
朱瞻基啃了口果子說道:
“這些人也太放肆了,一點也不避人嗎?”
“上萬個有軍功的,就殺十六個,豈不是圍在一起將這十六個人剁成了臊子都不夠分?”
“把旁人都當成傻子嗎?”
朱棣聽完,眼睛眯起,眼中精光閃動。
“偏偏就有人敢這麼做!”
“而且這些人還就是我大明的人!”
朱瞻基震驚道:“不會吧!?”
天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這一戰是朱厚照人生的高光時刻,”
“皇帝人生第一次上戰場,就陣斬敵首,親手殺了一人。”
“雖然人們隻記得他後來豹房後宮,荒淫無道,”
“可誰又記得他萬軍叢中,縱橫馳騁?”
“金色帥旗之下,躊躇滿誌的朱厚照看著敵人倉皇北向的樣子,那一刻大明的先祖若是泉下有知,是否該是欣慰,天不薄我大明?”
“此戰過後,大明邊境也迎來了短暫的和平。”
“後世史書多記載,‘是後虜雖歲犯邊,然不敢大入’。”
“戰線,再一次為朱厚照證明,他的確贏了!”
——皇帝都陣斬了,這仗打到什麼程度自然是不必說,十六個也太扯了!
——朱厚照這一輩子都沒按照文官的想法活著,所以文官玩命的黑。
——崇禎還是有想法,那一句:‘文官皆可殺’真是至理名言
大明位麵
洪武年間
朱元璋臉色陰沉,從牙縫中擠出了兩個字:
“文官?”
天幕中劃過新的視頻《如何讓一個封建王朝經濟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