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驢子見我不說話,繼續問:“早晨發豬羔子,中午變成坨坨肉,有這個事吧,都上新聞了。”
“啊。”
“我聽說那邊人老生性了,咱們過去盜墓,他們拿個大竹竿子,不得從咱們大腸頭子插進去,然後從嘴裡穿出來呀。”
我心裡也有些害怕,我是個極度自私的人,可以說的上是一個利己主義者,我承認上新聞的不好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一個群體內有極少數的人不怎麼好也可以理解,但我遇到這個群體裡的人不止極少數。
我也不承認全都是壞人,但從概率學上來說,當不好的人在群體中占比比較大的時候,我認為是一個高風險的群體,況且我們也沒有時間去分辨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我是壞人,但我希望遇到一些好人來完成我的壞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有人說他們是國內的吉普賽人,這一點,我不知道如何評價。
隻說一點,我在成都動物園的公交站,我幾個彝族翻過錢包,抓到了他們還不承認,還要打人,警察來了又裝不會說普通話,最後警察和稀泥,不了了之。
花木蘭說廣東的一些酒店賓館也不接待彝族人,她說廣東是包容性極強的省份,幾乎沒有排外,至於為什麼不接待彝族人,花木蘭說是從太多讓人反感的事情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強調一下,這是我們見識不多,才能說出這樣的話,我特意查了一下網上的風評,大多數人都說彝族同胞很耿直,重情義。
多年之後我也認識了幾個彝族兄弟,說心裡話,人確實耿直,也沒心眼。
剛提到彝族,他們三個人都心生退意。
四驢子道:“你要是早點說彝族,我他媽去東北大澡堂子睡到正月十五也不來。”
“哎呀,不要相信網上的評論嘛,咱們實地考察一下。”
花木蘭問:“等會,姚師爺讓咱們找滇王,找誰呀?你說的那個細羅奴?”
“還他媽找誰呢,我打算找個大墓,然後和姚師爺交差就行了,管他是誰,咱就說是滇王,姚師爺安排的事,咱們不能不乾,但麵子上過得去就行唄。”
四驢子突然給了趙悟空一巴掌,認真道:“猴爹,你看看春節期間哪個古墓景區人少,我和你去挖景區。”
趙悟空嘶了一聲,怒道:“挖他娘的明十三陵去。”
我勸說道:“你們彆著急,聽我說完,剛他媽說到南詔開國,咱們得分清楚其中的利益關係。”
“行,你說吧,你說出大天來,和彝族有關的墓我都不參加,我聽說他們連大熊木都敢宰了吃肉,咱們去人家地盤盜墓,不得被整死呀。”
“彝族,小姑娘皮膚黑的健康,你不想體驗一下?”
四驢子毫不猶豫地拒絕,可見他對彝族人的恐懼超過了色字頭上的那把刀。
繼續說南詔,前四代南詔王對大唐忠心耿耿,大唐也想通過以夷製夷的手段來製衡西邊的吐蕃。
在唐朝的幫扶下,第四代南詔王皮邏閣吞並其他五詔,正式成為雲南地區唯一的王。
南詔統一後,都城遷往了今天的大理太和村。
到了第五代南詔王的時候,南詔和大唐的友誼徹底消耗殆儘,起因是唐朝的雲南太守調戲南詔王的王妃。
南詔王上書朝廷,朝廷派人來調查,結果來的人是雲南太守的死黨,回去複命的時候說南詔要造反。
天寶年間,南詔與大唐發生了第一次戰爭,南詔為了保全地位,主動向吐蕃稱臣,和吐蕃結盟。
和大唐的第一次戰爭中,南詔將八萬唐軍斬殺殆儘,不少沒死的唐軍都跳入洱海,戰爭結束後,南詔王命人打撈上來八千具唐兵屍體在洱海邊掩埋。
此後唐朝和南詔又發生了第二次天寶戰爭,結果也不好,十萬的軍隊被南詔斬殺。
兩次戰爭,斬殺唐兵近二十萬,唐朝關內守軍空缺,安祿山借機反叛,開啟了安史之亂。
吐蕃和南詔也組成了聯合軍隊,召集二十萬人,進攻四川,結果被唐朝軍隊擊敗,南詔損失慘重,此後國力一蹶不振。
總結來說,南詔開始臣服於唐朝,後來又跟著吐蕃混,再後來又重新和唐朝修好,快滅國的時候,再次與唐朝發生戰爭。
後麵的就不說了,要是說南詔誰是最有權勢的國王,那隻能是第五任南詔王——皮邏閣。
對於盜墓賊來說,皮邏閣的墓也是最肥的墓。
說到這,四驢子還是不感冒,他問:“你說的吐蕃,是現在的哪個民族。”
“藏族。”
四驢子拍了一下腦瓜門,歎氣道:“不行,咱借姚師爺點錢吧,你說的這倆民族,都不太好整呀,都是殺人不償命的主。”
“南詔國的王城在大理,咱們去大理就行了,再說了,這是姚師爺分配的活,麵子工程得搞好了。”
“扯他媽蛋,那也不能拿命去搞呀,萬一失手,那群人不得整死咱們,要不然形式主義吧,去大理玩一圈,耗時間,然後告訴姚師爺找不到。”
我有這種想法,但我不能說出來,總得先試一下再說。
喜歡關外盜墓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