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玥她們也講了,自己過來也是一樣一樣的。
那次試菜按理說是秘密的,但誰還沒幾個親朋好友呢……
喝杯茶,聊聊天。
終於等到了倒數第二道菜,也就是壓軸大菜。
最後一道叫做大軸。
上這道菜,阮和泰沒過來,因為不需要介紹。
來的是兩個男性服務員,倆人一塊跟抬轎子似的,抬著一個巨大的青瓷大湯盤.
吭哧吭哧放在桌上。
這青瓷大湯盤大的啊,直徑足有四十公分,小半米呢。
盤子上扣著一個巨大的碗?應該算盆。
把大碗掀開,嘩啦啦啦,各種食材傾瀉而出,在盤子裡堆得跟小山似的。
大珠小珠落玉盤。
山珍與肉料堆迭成塔,湯汁金黃透亮,上桌時香氣四溢,好大的一道大菜,可作為宴席主菜壓軸,彰顯“一菜成席”的氣派。
而這,就是今天極味宴的壓軸大菜。
“山珍燒什錦,請慢用。”
兩位服務員交代一聲,戀戀不舍的拿著大碗退到一邊。
有一位還不自覺的咕咚一聲咽了咽口水。
但是桌上眾人沒有一個在意。
因為,之前掀開牛佛烘肘時候的感覺,又回來了。
白霧包裹著濃香,又在往鼻孔裡鑽。
不同於牛佛烘肘的肉香,醬香,酒香,椒麻香五味調和。
這份山珍燒什錦的香氣雖然沒有牛佛烘肘濃鬱,但更為的複雜,複雜到無法分清到底是什麼,隻感覺裹挾著山野的氣息。
貌似已經脫離於技,近乎於道。
打眼看上去,這份燒什錦給人的第一感覺像是煮雜燴,殺豬菜,亂燉。
反正就是一大堆食材全丟進鍋裡燉的那個感覺。
但仔細一看。
它怎麼這麼好看啊,它怎麼這麼明豔照人啊。
火腿胭脂紅映著鬆茸象牙白,青萵筍翡翠塊襯出岩耳墨玉色。
菌油浮麵如鍍金箔,湯麵不見熱氣,輕晃方顯凝脂波紋。
就像四十九塊九包郵的絲綢衣服,和四十九萬九的蜀錦華服,雖然都是絲綢,甚至顏色圖案也能做的差不多。
但就是不一樣。
而這道菜,雖說色香味俱全,但最強的,還是它的味道。
拿勺子舀起滿滿一勺,各種食材全混在一起,大口放進嘴裡。
咀嚼,咀嚼……
豬肚彈韌回彈如膠,竹蓀繡球在齒間迸裂菌泥;岩耳滑糯似融化的黑玉,臘肉塊酥鬆如古寺酥餅。
牛肝菌肥厚若鵝肝,野萵筍脆響似咬冰。
初入口是火腿的鹹鮮洶湧,繼而鬆茸混著菌油的複合香漫上舌根。
慢品時,筍乾的清甜與蕨菜的微苦交織,十小時高湯的醇厚托底。最妙是回味時泛起淡淡煙熏氣……
這是一道把口感和味道都做到極致的菜,山林風味濃縮於一湯。
再飲下一杯青木醉,其醇厚酒體可平衡山珍的鮮甜,形成味覺交響。
山的味道,水的味道,森林的味道,大地的味道,活潑的味道,醇厚的味道。
人類對所有味道的記憶全部彙聚於此。
此間,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