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江湖傳聞政治新聞製作課的這位風韻猶存的老阿姨,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出現在她的課堂上的人的。
“我想說,新聞不可能完全中立,而現有的新聞報道恰恰是許多人堅持中立報道的結果,我們不能簡單地看待。”
“對於某個事件,拉長到一個時段的報道當中,體現觀點平衡要比單一文章來的客觀的多。”
“還有,媒體也要吃飯;一定會緊隨官方主流;而隻有在上層建築之間發生激烈衝突時,新聞或者報道,才會向公眾的聲音敞開大門。”
“最後,以上全是醜國的現實,但具有代表性。”
李樂不忘用標榜的公正,來總結一番,但是話裡的諷刺意味,還是讓老阿姨,不由得點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不過,再看看想出風頭的三哥黑棕兩摻,菜籽油一般顏色的臉上,一股子酸味兒,很明顯。
哎,一條被奴化了的狗子,總想著在主人的地盤上顯示存在感。魷魚們經過幾百上千年的努力,終於從管家變成了合夥人,你們,還早著呢。
下了課,李樂起身,揉了揉酸麻的屁股,拎起包,下樓,直奔唐人街。
文興酒樓裡,高朋滿座,李樂掃了眼,大都是來嘗個新鮮換換口味的老外。
計續文,阿文已經等在門口,瞧見李樂,笑嗬嗬的打著招呼。
“我還想你怎麼不與我聯係了。”
“這不是要計劃一下調查問題和大綱麼。”李樂笑道。
“怎麼,今天開始?”
“想著呢,文哥今日有時間?”
“都有,都有,林叔去了南邊的鄉下,我在這裡也沒什麼事。”
“成,下午咱們先去找幾個在這裡時間最長的老人或者商戶?”
“沒問題。看你這樣,還沒吃吧。”
“沒呢。”
阿文一伸手,“走,去後麵,那邊才是咱們自己人吃的菜單。”
。。。。。。
竹升麵加上幾碟小菜,兩個壯漢吃的慢條斯理。
“你要說老人,那不如從我爺爺開始。”
“你爺爺還在?”
“讀過書,年輕時候沒怎麼乾過體力活。”
“那意思,從你爺爺開始算是第一代來這裡的?”
“嗯,三幾年的時候,家裡過不下去,就花錢找了蛇頭,出外討生活,以為是下南洋,結果被當成豬仔,給賣到這裡來了。”
“其實,我爺爺那時候來,還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到現在,算一算已經過了六七代人。”
“那這裡還有麼?”
“有什麼?”
“六七代之後的人。”
“不多,整個華埠也沒幾個了,他們在這裡時間長,融合的比較早,嫁鬼佬,娶鬼婆的也多。時間一長,長相都變了,也就能記得自己漢姓什麼,話都不會說了。也就不覺得自己是華人了。”
“現在這裡最多的,還是解放,大陸是叫解放吧?”阿文問道。
“對,”
“還是解放前後來的人,還有一部分七幾年陸續過來的,占了七八成,剩下的,就是這些年新來的。”
“不過,按我爺爺的說法,這二三十年來的人,還不如早期的那幾批人,能抱團。又散又亂,名聲也差。”
“嗬嗬,連你們都覺得差?那得差到什麼程度?”李樂半開玩笑說道。
“嘿,你慢慢了解就知道了。”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