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土地和地上的人_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01章 土地和地上的人(1 / 2)

小心翼翼穿過攔路的水泥墩,看到那兩輛已經被拆了輪子,推到田邊,頭朝外屁股朝裡的農用福田卡車,李樂笑了笑,這村子,真特麼有意思。

過了軍莊站,永定河大橋,李樂還在琢磨,魯達給自己看的那個,有些“簡陋”“樸實”,卻又充滿著熱情和希望的“北峪村集體農莊生態旅遊開發計劃”。

什麼“山村一日遊”,“大棚采摘五毛一斤”,“抓走地雞,釣野生魚,洗溫泉浴”,“現殺活羊”,“小豬賽跑”,“趕鴨子上架”,“看美景乾農活,享美好人生!!!”

翻新廁所,平整道路,修繕房屋,農家小院兒房前屋後種草種花美化環境......

還有那口號式的用詞,新亮點新高度,新思維新發展、新形勢新模式,李樂心說,要是繼續寫,估計新農村就出來了。

雖然滿篇都充滿著戰天鬥地式的表決心的浮誇調調和略顯粗糙的邏輯,但是,如果這些是出自03年,一個隻有初中文化,五十多歲的村主任的筆下,就很讓人驚奇了。

在全國的農村大部分都在琢磨怎麼學習蘇南,學習大邱莊、華西村、南街村,辦工業搞企業,想著靠當第二產業農民發家致富的時候,魯達卻在琢磨,怎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自己莊子的地,土裡扣錢。

“我們村不成啊,哪有那條件,那詞兒怎麼說來著?基因。我們村就沒有這種基因。”

“乾啥得講個因地製宜不是?都學人家辦工廠,那就都不是工廠,都是特例,頂多學學人家開放的理念和精神。”

“我看電視上的節目,什麼阿爾卑斯山,普羅旺斯,北海道的,不都是農村?景色看著還沒我們這兒好呢。”

“你是太學院的太學生,有文化,見多識廣的,幫忙瞅瞅,有啥要改進的麼?”

看著魯達帶著的求教、討好、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和遞過來的“計劃書”,李樂問道,“那個什麼佳宇的項目,有錢拿,有房住,還能過上城裡人的日子,不挺好?”

“可我們的地,沒了啊。地還在,心裡就有底氣。那是個念想,是根兒。”

“可有人不這麼想啊?”

“有人願意當城裡人的,就去當,沒人攔著。考學的,出去闖蕩的,不少了。可還在地上的人,就不如想著,試試看,能不能換個法子,讓地裡除了糧食,生出點彆的來。”

可按照李樂超越時代的眼光來看,這份規劃的內容,並不適合北峪村。

魯達尚且能用一句隻緣身在此山中,可那個開發商呢?推倒,蓋彆墅,蓋酒店?傻逼!李樂罵了句。

就這麼胡思亂想著,捷達王開回了燕京城。

。。。。。。

第二天一早,對著資料看了大半晚上的李樂,進了惠慶的辦公室。

看到正在拖地的那道壯碩的身影,走了過去的馬主任退了回來,依在門邊,笑道,“喲,怎麼來這麼早?”

“早上好,主任,給您請安。”

“嗯,平身吧,回頭,彆忘了去我辦公室,照著這個標準,再來一遍。”

“......”

“怎麼?”

“主任,學生年少體弱,手無縛.....呃,主任放心,我馬上就去。”

“嗯。誒,對了,你的博士申請交過了麼?”

“交過了,上禮拜交到方老師那邊了。”

“成,那就好。惠慶說你開始弄畢業論文了?”

“是。昨天才去調研了回來。”

“哦?哪兒?”

“京西,北峪村。”

“哪兒?”

“北峪,不過咱們係裡,更熟悉的應該是,焦村。”

“哦哦哦,焦村啊。確實,解放前的前輩們在那邊持續進行了二十多年的調研,還是仕廉先生當年在當係主任時候開始的,一直到解放後兩年,社會學係被撤銷,如果不是因為中間中斷幾年,還有參與的學生、教授、類目過於駁雜,很有可能會是相較與費先生的,另一個北方的江村。”

馬主任回憶道,“誒,不對,你一個專項城市社會學的,怎麼想著搞這個當畢業論文?自找苦吃?”

“哎,主任懂我啊。”

“我懂你個屁,估摸著,又是.....”

“哎,知我者主任也。”

“挺好,挺好,這是你們的傳家學問,我還納悶呢,以前咋不讓你接觸的,現在,倒明白了。”


最新小说: 肥妻懷孕後,蕭少父憑子貴 大明王朝1556 速通武俠世界:我專治意難平! 重生80:我靠懟人係統成億萬富婆 簽到,從獅吼功開始 葬仙,葬帝,葬自己 打造聖僧人設 女王從頂流做起 夫人來自山裡 我就是教你變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