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啊,都說問題問題,可到底說的是什麼呢?一開始,我能體會到的,就是農業在現代化進程中缺資源。簡言之,沒有錢、人力資源的注入,傳統小農經濟該如何轉型成現代農業。不管這個現代農業是生態農、是機械化、是農文旅體一體化,這個轉型的過程中,都需要資源注入。”
“那麼到新時代,要全麵、協調、還要可持續發展,資源要怎麼注入鄉村?有人說,要資金下鄉。可我們都知道,資金是短視的,而農業是個投資周期長見效慢的事,有多少資金能夠在長期見不到效果的情況下,依舊有耐心持續投入?突然撤了你怎麼辦?”
“後來,我又想到,可以依靠鄉土情結,可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當你把一個村子當成企業來交給一個企業家來經營,那會出現什麼?”
“等到最近這幾天跟著勝利在北峪村周圍的幾個村子轉了轉,我又回到了教員的理論裡,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組織化程度,等等等等。越看,越感自己的淺薄,隻覺得,還是得滾出了一身泥巴,才能有足夠的理解和體會,才能有足夠的認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嗬嗬嗬,看到沒,這才是真的做學術的一個樣子。”張鳳鸞一指李樂,對兩人笑道。
杜恒點點頭,“李樂這是鑽了進去的樣子,頭發都少了不少吧。”
“去去去,我這是圓寸,頭型如此。”
“誒,那學習了,有什麼心得?”撒師兄問。
李樂咂咂嘴,“隱約就覺得,所謂的資金,帶頭人什麼的,隻是錦上添花而已,勾兌一下村民的素質,對文化心理的轉化起到一定的作用,都是表。根本,還在於組織的注入,農村需要雪中送炭的力量,不計較得失收益的資源方,隻有依靠組織的強執行力才能做得到,還是得堅持組織的領導。”
說到這,包間裡沉默了好一會兒,張鳳鸞忽然一拍李樂的肩膀,歎口氣道,“想想,我們反而不如你純粹了。”
“得,可彆這麼說,大家都有一份心,隻不過表達方式不一樣罷了。誒,上菜了,開吃,開吃,今天杜師兄請客啊,今年你們丕銓所掙了我不少錢,我可得吃回來點兒。”
“噫,出息!”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昨晚上一頓拉屎都得冒汗的贛省小炒,讓李樂一大早,夾著屁股,邁著小碎步到了惠慶的辦公室等人。
“來這麼早?”
惠慶進門時,就瞧見伏案努力ing李樂,笑了笑。畢竟,認真學習的孩子,大人都喜歡。
“啊,惠老師,這不是這幾天在北峪村還有北峪村附近的村子轉了幾天麼,趕著回來查查資料。”
“怎麼樣,對寫論文有收獲?”
“論文倒沒什麼,按部就班的,就是這些天一直在琢磨些問題。”
“想找我聊聊?”
“嗯。”
“成,說吧。我聽聽。”
“我先給您倒茶哈。”小李狗腿子的形象溢於言表,忙起身拉開惠慶的凳子,沏上茶水,等惠慶坐定,抿了口,這才把心裡的疑問說了說。
惠慶一開始聽,隻是麵無表情的嗯嗯著,之後,慢慢的,臉上顯了笑容。
再之後,摸出根煙來,點上,嫋嫋青煙裡,張口慢悠悠說道。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和現實中,農,立國之本。”
“過往,田園、鄉居,士人遠廟堂、隱逸,高潔的心靈寄托。然至清末民初,鄉村的形象卻日益負麵。條件惡劣、衛生欠缺、經濟落後等等觀念,演變成了固定的思維。但,真是如此麼?”
“過去所謂城鄉,國都與鄉鄙、廟堂與江湖,乃至出世入世,一切源頭,自於現代化城鄉的概念的擴大,生活方式的差彆逐漸加劇與固化。城市文化構建的標準和知識體係,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把鄉村列為研究對象。”
“人為的製造出一個鄉村的形象。一方麵延續並且放大了既有鄉村生活中的問題,另一方麵又基本不承認傳統鄉村生活的特點與正麵價值。
“而鄉村問題也被發現甚至是發明出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為最。”
“帶引號的知識分子以都市目光來觀察和描繪農村形象。現代化的社會賦予的物質主義、工業至上與世界市場,將城鄉差距日益加劇,都市成為先進文明現代象征,鄉村淪為反麵。一些穿上皮鞋,西裝的人,開始自覺不自覺地用城市的立場和邏輯來觀察、思考、講述鄉村,用同情的眼光來試圖拯救農村。”
“農村的形象任由這些人塑造捏造,真正生活在鄉村的農民們,卻難以發出聲音和表現主觀意識。於是便處處是問題。”
“你能想到這一點,不錯,說明,走下去是對的,是正確的。還記得費老師怎麼說的麼?”
李樂點點頭,“記得。接地氣的書生。”
“對咯,接地氣,接農氣,接鄉村氣,俯下身,聞一聞土地的味道,分的清韭菜和蒜苗,再去看,你就能明白,鄉村,真正需要表達的是什麼。把自己,當成一個農人。”
惠慶撕開一頁紙,寫下一個地址和號碼,遞給李樂。
“這是啥?”
“梅蘋的聯係方式,你去找她,讓她幫幫你。對於農村土地製度的問題,她研究的比我深入。”
哦喲?大師姐的?這就.....李樂的眼神裡忽然一股名為“八卦”的火苗升騰起來。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