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開正間,暖意融融。
大圓桌上列著王府飯店總廚的手藝,佛跳牆散發著醇厚香氣,黃燜翅晶瑩剔透,脆皮乳鴿展翅欲飛,鮑汁扣遼參琥珀金輝上呈現著墨韻,幾道精巧改良過後特色南高麗菜品也點綴其間。
酒過三巡,氣氛正酣。
李建熙放下湯匙,用餐巾按了按嘴角,目光溫和地看向李晉喬,被拉到中間,充當臨時充當翻譯的德華尹熙立刻放下了筷子。
“親家,今天看到孩子們抓周,自是滿心歡喜。李椽穩重有主意,李笙活潑有靈氣。孩子周歲,象征著人生旅程的開始。對於笙兒和椽兒的培養,孩子們的未來,我們做長輩的,總要多思量幾分。”
李晉喬正樂嗬嗬地給付清梅布菜,聽到李尹熙的翻譯,聞言動作一頓,“哦?親家有什麼好想法?不過我覺得,咱們家這倆寶貝疙瘩,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長大,比啥都強。”
李建熙微微點頭,目光掃過正被曾敏和洪羅新喂著奶糕的倆娃,眼裡透著深謀遠慮的慈愛,“您說的是,快樂成長是根本。但他們要走的路徑必須早早規劃。不是我拔苗助長,是這個世界留給真正優秀者的位置需要千錘百煉的準備。”
“我認為,可以為他們鋪設一條更寬闊、更堅實的成長路徑。”李建熙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比如,一些曆史悠久、傳承有序的家庭裡,他們對後代的培養,非常有章法。”
此話一出,除了正在抓著奶糕糊嘴,“咿咿呀呀”的倆娃,其他人都放慢了動作。
李晉喬的眉頭幾不可察地動了一下,拿起酒杯,滋溜了一口:“哦,聽著挺玄乎,親家,您細說。”
李建熙身體微微前傾,“對孩子的培養,絕非僅僅是學業優異那麼簡單。”
“早期浸潤精英環境至關重要。從很小,比如五、六歲開始,進入頂級的預備學校,像斯維詩的博所萊伊學院、腐國的伊頓預備小學,不僅學語言、禮儀、藝術鑒賞,更重要的是在那種環境裡,從小建立精英圈層的人脈和眼界。”
“到了中學階段,像羅西學院、哈羅公學,布萊頓羅丁女校這都是可以作為備選的學校,這些學校裡,能夠提供全球視野和領導力的培養,甚至安排艱苦的生存訓練和深度的公益實踐,磨礪意誌。”
“大學,自然是以常青藤或牛津、劍橋為目標,學習經濟、政治或法律,同時參與公司事務管理實習.....”
說著,李建熙看了洪羅新一眼。洪羅新會意,接著話題,列舉著那些頂級私校的名字和課程設置,強調著多語言環境、社交能力等等的重要性。
洪羅新攀著曾敏的手腕,“曾老師,您看,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格局、人脈、抗壓能力和責任感的係統塑造。”
“他們接觸的世界,思考問題的維度,從小就和普通孩子不同。這能確保孩子們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更高的起點和更強的適應力,更有競爭意識與人脈根基。”
“是的,”李建熙補充道,“這些資源,關鍵能給孩子提供的是社交圈層和隱形知識。”
李晉喬笑了笑,給李建熙淺淺的倒上一杯,“親家,你這話為孩子們好,這心咱都懂。可覺得吧,孩子們還這麼點大,”
指了指倆在寶寶椅裡,搖頭晃腦的娃,“這麼早就規劃著,進那些老貴的精英圍牆裡去,早了點吧?”
“哦。您的意思是是?”
“孩子嘛,就該有孩子的樣兒,你那些預備學校,規矩比天大,把孩子都框成小大人了,哪還有童年樂趣?”
“讓她們在普通的幼兒園、小學裡,跟小區裡、胡同裡的其他孩子一樣打滾玩鬨,穿尋常衣裳,吃家常飯菜。該玩泥巴玩泥巴,該打架打架,該挨揍挨揍。煙火氣裡的認識人情冷暖、打打鬨鬨中學會的相處之道,”
“知道普通老百姓是怎麼想的、怎麼活的,才懂得珍惜,人格才完整、才正常。弄那麼早就脫離普通人的生活軌跡,我怕孩子長大了,眼是高了,可腳是懸空的,人味兒少了啊,您說呢?”
李建熙眉頭微皺,顯然不認同李晉喬的這種想法。
“親家,資源的不同,注定了孩子們麵臨的機遇和挑戰也不同。我們擁有的條件,本身就是一種責任。讓他們接受頂級教育,不是製造隔閡,而是賦予他們更大的能力去理解和服務更廣闊的世界。
到此,桌上的氣氛有了一絲微妙,一個姥爺,一個爺爺,一個代表著精密規劃和資源堆疊,一個代表著務實樸素和反特殊化,理念的碰撞在滿桌佳肴上方悄然彌漫。
“阿爸,公公,”大小姐和李樂對視一眼,放下手中的水杯,語調溫柔又誠懇地插話道。
“阿爸您是為了孩子們未來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有更大的能力去承擔。公公是希望孩子們不要失了真誠,活得真實快樂。其實,兩位的心意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孩子好。”
“可我想,孩子將來既需要理解雲端之上的風景,也不能忘記泥土的芬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是,我說您二位,”李樂接過話茬,“論點論據都挺充分,可我覺得吧,您二位說得都對,但也都不全對。”
“你?”
“你們?”
李建熙和李晉喬,一個瞪眼,一個撇嘴,一人賞了李樂一個“閉嘴”的眼神。
“嗯哼。”這時,付清梅清了清嗓子,瞧見眾人都看過來,笑道,“你們說你們的,來,鵬兒,其其格,陪奶奶喝一杯,咱不插話。”
“誒,奶奶,來,我倆一起敬您。”曹鵬和其其格笑著站起身。
“奶奶,一起。”
“彆啊,坐著,坐著,一個一個來,我還能多喝兩杯不是?”
老太太一打鑔,桌上氣氛一鬆,眾人都笑,曾敏和洪羅新一個給老太太拿酒,一個給夾菜。
隻不過李樂和大小姐,兩人的手指頭,在桌子底下勾了勾。
大小姐笑道,“阿爸提到的那種係統性培養,既能開闊眼界、建立人脈、磨礪意誌,又強調的持續學習意識、高效的行為模式、堅韌的品質,就像我小時候一樣。”
“公公注重的是自我管理能力、積極的價值導向,以及社會互動,就像,李樂。”
“您二位,都是對的。”
一旁,李樂點頭,語氣輕鬆但透著認真,“所以,我倆一開始就想過,不能把娃當小王子小公主,得讓他們知道胡同口王大爺的煎餅攤兒幾點出攤兒,也得讓他們見識大海的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