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許言說的沒錯,閩南粵東自中原南遷,就有土客之爭,這麼門楣上的牌匾,就是告訴這些南遷的後代,勿忘根本。”
姑娘聽的很認真,等李樂說完,點點頭又問道,“那,我叫姬小雅,叫啥衍派?”
“你家沒家譜?”
“八十年前從魯省闖關東,哪有那玩意兒。就一個姓。”
李樂嘀咕著,“你這不好說,上古八大姓,姬、薑、姒、嬴、妘、媯、姚、姞,姬為華夏姓氏之源,現在大部分的姓都是姬、薑、姚衍生出去的,如今以姓為姓的,現在就這三個,其他的姓其實都是氏。”
“姬姓郡望南陽,太原,堂號壽丘、赤舄堂,你老家魯省,大概就是赤舄。出自詩經,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公孫碩膚,赤舄幾幾。程頤說,赤舄幾幾,步履安重,顯周公無利欲之蔽。赤舄代指周公旦,就分封在魯國。”
“哪個舄?”
“這個。”李樂伸手,在掌心寫了。
“哦,我這姓還挺牛逼啊。”
“那哪能說牛逼呢,那是相當牛逼。”
姑娘大笑,“謝謝李師兄解惑。”
“小事兒小事兒,不足掛齒。”
“那師兄,你姓李,你的堂號呢?”
“嗨,小門小戶的,就.....”
忽然聽到一聲,“嘁!”。
姬小雅示意發聲的許言,李樂笑了笑,搖搖頭,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轉過身,繼續看窗外景色。
車子途經幾個靠海的村子,鑽進一條不算寬的柏油路,街景變得熱鬨起來。
摩托車是絕對的主角,轟鳴著穿梭不息,後座常常載著整筐的魚貨。
臨街的店鋪招牌密集,多是加工漁具、修補漁網、販賣柴油機油的小店,空氣裡混合著魚腥、機油和路邊油炸小吃的複雜氣味。
一些新建的、貼著閃亮瓷磚的“洋樓”夾雜在傳統紅磚厝間,顯得有些不協調,昭示著商品經濟對傳統鄉村的衝擊。
路邊摩托車修理鋪裡摞得像小山一樣的舊輪胎圈,電線杆上層層疊疊的紙質廣告,“高仿彎島電子元件”、“進口洋煙批發”的字眼用紅油漆寫著,簡單粗暴。
一個小型加油站外的空地上,突兀地停著幾輛油罐車,車身鏽跡斑斑,底盤卻帶著新鮮的水漬。
幾個穿著花襯衫、沙灘褲的年輕男子坐在路邊小店前喝茶,眼神卻不斷來回打量著路上的車輛。
車子又在一處路口顛簸了幾下,發出沉悶的聲響。
李樂的目光被遠處港區方向隱約可見的幾個簡陋小碼頭吸引,海水在夕陽下泛著奇異的彩色油光。一絲警覺和好奇,無聲地沉澱在心裡。
又在車上晃蕩了半個小時,“合口鎮”三個斑駁的紅字終於出現在前方破舊汽車站的牌子上。
課題組五人在車老板的喊聲裡,拖著大包小箱的行李下了車,撲麵而來更加濃烈混雜的氣味,海鮮市場的腥鹹、海風帶來的粘稠濕熱、路邊大排檔炒鍋裡翻滾的蔥蒜辣椒香。
鎮中心主乾道不寬,兩側是些三四層的樓房,一樓大多是店鋪,卷閘門半開半閉,除了常見的雜貨店、小吃攤、海鮮排檔,李樂捕捉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繁榮”痕跡。
寫著“專供島貨”的煙酒店,玻璃櫃台裡醒目地擺放著包裝精美、印著繁體字的“長壽”、“寶島”等品牌的香煙,一塊畫滿了琳琅滿目的各種國外品牌香煙盒圖案,萬寶路、555、健牌、柔和七星.....應有儘有。價格遠低於正常進口貨,店門口隨意堆著一些印有外文的空紙箱。
一些不起眼的汽修店或五金店門口,豎著簡陋的牌子,寫著“彎島腳盆原裝摩托汽車配件”、“進口電子元件”,店裡燈光昏暗,貨品擺放雜亂,老板警惕地打量著路人。
通往碼頭方向的岔路,能看到掛著“xx潤滑油經營部”招牌的小門麵,但門口停著的卻是改裝過的、油罐鏽跡斑斑的小型貨車,空氣中飄散著濃重的成品油味道,一撥人正扯著粗大的軟管兒裝車。
路過一個水果攤,“彎島蓮霧”、“釋迦”、“芒果”的招牌格外醒目,價格不菲。
李樂走到一個攤點,拿起一個包裝精美的蓮霧細看,產地標簽貼得歪歪扭扭,印著模糊的“屏東”字樣。
攤主見他是外地學生模樣,立刻熱情地推銷,“後生仔,嘗嘗啦,對麵剛過來的,零關稅,好甜的啦!”
李樂對攤主笑了笑,討價還價的買了幾個蓮霧。掏錢結賬的時候,又瞥見幾個赤膊上身的漢子蹲在巷口抽煙,摩托車就停在店旁,後座上捆著沉重的蛇皮袋、
袋口隱約能看到白色塑料壺的口子和纏繞的電線。其中一人無意間對上李樂的目光,眼神迅速變得警惕而探究。
頭一低,交錢跟上梅蘋。
梅蘋正和姬小雅討論著宗族祠堂的空間結構與象征權力,神情認真而純粹,顯然還未察覺到這些景象交織在一起,形成的一幅看似熱鬨繁榮,卻暗流湧動的市井圖卷,更沒聞到空氣中仿佛彌漫著一種心照不宣的“擦邊球”氣息。
這看似平靜的合口鎮,遠比想象的要深邃複雜。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