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等我一會兒,我去上個廁所,你們去不?”小樓前,李樂衝陸小寧和還處在一臉沉思中的劉檣東說了句。
“我不去。”
“你去吧。”
“成,等我一下。”一扭頭,“誒,小六,廁所在哪兒?”
“屋山頭那邊,我帶你去。”
小六領著李樂去了廁所,一進門,還沒解開大前門,小六就笑道,“哥,額剛才,牛逼吹地咋樣?”
“自動化立體庫,雙向六車道,哈哈哈哈~~~”
“啪!”
李樂一手扶槍,一手對著小六的腦袋來了一下。
“誒,哥,拍額做甚。”
“嘁,這能叫吹牛逼?這叫未來規劃,隻不過提前表達出來,記著麼?”
“哦哦,記桌伲,記桌伲。”
“彆以為以後不能成,這都四以後幾年準備要上滴,哎~~~也就是現在手裡錢不夠,隻能一步一步來。不過,對外滴口徑一定要統一。”
“知道嘞。”
“對了,伲今年燕京市場,任務完成多少了?”
“十月份就完成咧,提前兩個月。”
“行,好好乾,爭取今年公司年會,我給你發大紅包。”
“噫~~~~年會?這幾年年會你一次都木去過。”
“哎呀,爭取,爭取。”
李樂收了兵器,洗洗手,“走了。小六,工地這邊,你這邊就記住一條,安全第一,誰違反誰滾蛋!”
“嗯。”
。。。。。。
銀豐大廈,把東哥送回公司,小紅馬重新彙入燕京傍晚的車流,車窗外霓虹初上,尾燈連成一條條流動的紅河。
“樂哥,這事兒,你跟我爸聊過沒?他啥意見?”陸小寧把車窗落下一半,讓外麵的涼風吹進來,散散車裡若隱若現的炒餅味兒。
李樂單手扶著方向盤,另一隻手在中控台扒拉幾下,“風到這裡就是粘,粘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裡纏成線,纏著我們流連人世間~~~~”的歌聲在車裡想起來。
“你覺得呢?”
“我?”陸小寧皺皺眉,“我覺得......這事兒,有點....這已經不是給百信那些老員工找個出路那麼簡單了,這是要另起一個爐灶,還是對著國鎂、對著現在所有線下賣場的爐灶。”
李樂笑了笑,關小了點兒電台的音量,“上次陸叔來燕京的時候,我們除了商量怎麼對付黃老板,做個殺豬盤,順帶著,也確實把這根線,聊了聊。”
“我爸咋說?”
李樂瞥了他一眼,“陸叔的心思,我大概能摸到幾分。”
“首先,百信賣給國鎂,可能除了價碼,最讓他睡不著覺的,就是那幫跟了十幾年、把百信從個櫃台做成幾十家連鎖的老兄弟們。進了國鎂那條大船,能不能適應?會不會被清洗?心裡憋不憋屈?”
“黃老板那套公司文化,不是每個人都能扛得住。陸叔就想著,儘量讓長鐵精工吸收一批,但是崗位不一定有啊。”
“給剩下的老兄弟們找個熟悉業務、文化沒那麼激烈的新東家,算是善始善終,全了這份情誼。這比多賣幾千萬,在你爸心裡分量更重。”
陸小寧想了想,點點頭。
“再一個,百信買了之後,怎麼辦?是拿著這筆錢全部投入到科研和工廠那邊去,還是找個合適的,讓錢生錢的渠道.....誒,對了,你知道百信於長鐵精工的作用不?”
“作用?”
“百信數碼,對長鐵精工來說,就是一頭現金奶牛。”
“現金奶牛?”陸小寧更迷糊了。
“這麼說吧,長鐵精工的核心是研發、生產,賣技術、賣產品,這是實業。那,百信數碼是乾嘛的?”
“賣數碼產品的,渠道,零售。”陸小寧答得也快。
“沒錯。一個造,一個賣。但你也知道,造東西,尤其是高科技玩意兒,前期投入有多大?”
“研發經費是個無底洞,生產線更新換代要錢,引進高端人才要錢,開拓市場、打品牌更要錢。而且這錢投進去,見效慢,風險高,可能三五年都看不到多少效益。”
李樂看著前方擁堵的車流,慢慢降低了車速。
陸小寧似乎抓到了點什麼,“所以,百信的作用就是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對啊,百信做線下零售,雖然毛利可能不如高科技產品,但周轉快,現金流極其旺盛。今天賣出去一台電腦,貨款明天就能到賬。一家店如此,幾十家店呢?一年多少個億的流水呢?”
“這筆龐大的、相對穩定的現金流,通過集團內部的財務運作,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給長鐵精工,支撐它的研發投入、產能擴張,給它托底。”
“研發缺錢了?百信那邊抽點血頂上。工廠上新線了?百信的利潤填進去。搞機器人項目,燒錢如流水?沒事,至少還有有百信這頭奶牛在後麵供奶呢,讓長鐵精工能心無旁騖地去搞技術、攻高端,不用擔心短期內業績波動或者研發燒錢太快而資金鏈斷裂。”
“說白了,百信就是長鐵精工實業夢想的輸血泵,用商業流通賺來的快錢,反哺重研發、長周期的實業。沒有百信在後麵撐著,長鐵精工哪能這麼快搞出那麼多專利,還能上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就好比,”李樂想了想,“長鐵是那個埋頭苦讀、可能需要家裡一直供著的研究生,而百信,就是那個早早就進入社會、努力工作往家裡寄錢的哥哥。哥哥掙的錢,保證了弟弟能安心讀完書,將來更有出息。”
陸小寧眼睛亮了一下,旋即又黯淡下去,“可,可現在這個哥哥被賣了啊!”
“賣,是因為這個哥哥乾的活兒,快乾不長了。”李樂語氣裡帶著一絲冷峻的現實感。
“乾不長?”
“嗯,陸叔比誰都清楚線下連鎖賣場這行的隱憂。”
李樂給陸小寧解釋道,“這幾年,國鎂、輸寧這些巨頭瘋狂擴張,跑馬圈地,價格戰打到刀刀見骨,利潤越來越薄。房租人力成本年年漲。百信夾在中間,利潤被越壓越薄,成本卻越來越高。”
“陸叔早就判斷,線下連鎖這種重資產、強競爭的模式,黃金期就這幾年了。未來要麼被巨頭吞並,要麼自己轉型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