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長安大飯店正門口。
穿了身略顯板正,但也是手裡最好的一套西裝,打著深藍色領帶,頭發經過打理的東哥,先是低頭看了眼腳上皮鞋上有沒有灰,又抬頭看了眼酒店高高的門頭。
才想起來,這裡,還有個名頭,陝省駐京辦。
對於那位“便宜”表師弟嘴裡說的長鐵精工的陸總為什麼住在這兒,而不是那些香格裡拉希爾頓的五星級酒店,東哥心裡有了些猜測。
長安,長長久久,平平安安,是個好兆頭。
九點整,劉檣東準時出現在李樂短信發來的套房門口,他深吸一口氣,抬手按響了門鈴。
門很快打開,開門的是一身甩帽衫,牛仔褲,運動鞋的李樂,倒是和自己這一身的慎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表師兄,夠準時的啊!”李樂笑著把他讓進屋,“快請進。誒,吃過早飯了麼?”
“啊,吃過了,謝謝!”
捋了捋袖口,劉檣東邁進套房客廳,目光迅速掃過。
客廳很寬敞,布置成一個小型會談區的模樣。
主位沙發裡,一個穿著件羊絨開衫,沒打領帶的白襯衫,戴著眼鏡,氣度沉穩文質彬彬的中年帥哥,神色平和,麵帶微笑的打量著劉檣東。
另一側的單人沙發上,更顯精乾,套著一件商務夾克的男人,放下手裡的茶杯,身體微微前傾,看劉檣東的眼神,透著銳利和審慎。
而陸小寧則窩在旁邊的另一張長沙發裡,似乎在努力擺出認真嚴肅的表情,麵前攤開著筆記本。
“來來,表師兄,給你介紹一下。”李樂引著劉檣東過去,給介紹著,“這位是長鐵精工的陸董,也是百信數碼的前任老板,也是小陸他爸。”
陸桐站起身,微笑著主動伸出手,“劉總,李樂沒少提起你,年輕有為啊。”
劉檣東趕緊上前兩步,雙手握住,“陸董,您太客氣了,久仰您的大名。”
李樂又指向另一位,“這位是孫偉民,孫總,百信數碼之前的總經理,現在回了長鐵精工任副總,主管市場和渠道,老零售了,經驗豐富得很。”
“孫總,您好!”劉檣東同樣恭敬地握手。孫偉民的名字他聽說過,是百信當年快速擴張的關鍵人物之一。
“劉總,你好。”孫偉民的笑容更職業化一些,握手有力,打量劉檣東的目光也帶著探究的意味。
陸小寧也起身打了個招呼,“表師兄。”
簡單的寒暄後,幾人落座。李樂似乎刻意退後一步,和陸小寧坐到了側麵的沙發上,把主位留給了陸桐、孫偉民和劉檣東。
等劉檣東接上熱茶後,套房內暫時陷入了一種正式會談前的短暫沉默。
沉默被陸桐打破,“劉總,咱們就不繞圈子了。李樂之前和你聊的大框架,我們都知道了。今天請你來,就是想更深入地聽聽你本人對電商這件事的理解,對未來到底是怎麼想的。”
“放開說,怎麼規劃,怎麼乾,遇到問題怎麼解決。”
劉檣東點點頭,他知道這才是真正的“麵試”,身體坐得更直,雙手搭在在膝上,目光掃過在場四人,
沒拿出什麼高大上的屁屁踢,純用嘴說。語速不快,但條理異常清晰,帶著一種沉浸行業多年的篤定和創業者特有的偏執。
“電商,在我看來,本質就兩條。一,無限貨架打破物理空間限製,二,用技術優化供應鏈效率,最終降低成本,提升體驗。”
“景東從線下櫃台起家,吃夠了線下租金上漲、串貨亂價、信息不透明的苦,也最早嘗到了線上直接對接用戶、減少環節的甜頭......”
“而我,對景東未來的定位,不是做一個簡單的線上經銷商,而是要成為一個基於數字技術的供應鏈服務公司.....我們賣的不是單一的貨,而是一整套正品、低價、高效的可信服務。”
緊接著,劉檣東詳細闡述了對未來三到五年的。
“第一,聚焦垂直,做深3c。未來三到五年,核心依然是3c數碼。這是我們的根基,客單價高,標準性強,消費群體對價格和新品敏感,在核心品類裡做到最全、最新、價格最有競爭力。”
“計劃與更多品牌商建立直接合作,甚至定製包銷,拿下線上首發權,這是建立壁壘的關鍵。預計三年內,將主流3c品牌的直接合作比例從現在的不到30提升到70以上。”
“第二,自建物流,體驗為本,”說到這點,劉檣東語氣加重,幾乎一字一頓的說道,“這是我認定b2c模式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目前最大的難點。”
“依賴第三方物流,時效不可控,服務標準不一,破損丟件推諉扯皮,用戶體驗永遠捏在彆人手裡。我的規劃是:必須自建!”
“方法呢?有麼?”陸桐笑問道,目光裡帶著鼓勵。
“有,”劉檣東點點頭,“我的計劃是,利用豐禾的物流主乾,先從燕京、滬海、鵬城三大核心城市開始試點自營配送隊伍,模式是,線上訂單、區域倉庫、自有配送員、消費者,全程可控,打通最後一公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考慮過成本麼?”孫偉民插話,“恕我直言,即便有豐禾物流作為主乾,解決了前的從倉到倉的問題,但後你說的這種送貨上門,資金消耗是個就龐大的數字。”
“車輛、人員、倉儲管理、調度係統,每一筆都是巨大開支。如何控製成本?如何平衡投入產出?初期覆蓋率低,如何應對大部分地區仍依賴第三方帶來的體驗割裂?有沒有考慮過?”
劉檣東顯然深思過,“有,有可能初期成本會極高,但我要用快和準兩個字打出口碑。目標是核心城市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最多不超過三天,配送時效和服務態度要成為行業標杆,而不僅僅是送達。這筆投入,再難也要投,這是景東的護城河。”
“而成本控製,一靠技術,自主研發簡單的調度係統,優化路徑,降低空駛率,二靠模式,先從訂單密集的核心城區做起,攤薄單件成本,三靠管理,用嚴格的kpi和激勵製度提升人效。”
“平衡投入產出,不看短期財務損益,我看重的是用戶口碑帶來的複購率和忠誠度,這是長期價值。”
“而對於第三方覆蓋區域,我們會設立更嚴格的篩選標準和考核機製,用協議約束服務質量,並逐步用自建替代。”
等劉檣東說完,陸桐想了想,“你剛才說供應鏈服務公司,這個概念很有意思。具體到運營上,怎麼實現?”
劉檣東回道,“陸總,這就涉及到庫存周轉和現金流。我的目標是利用數據預測銷售,儘可能降低庫存天數,向品牌商爭取更有利的賬期。”
“理想狀態是,用戶下單,我們送達,品牌商的貨款周期還能有冗餘,用彆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但這需要極強的數據分析和供應鏈管理能力,也是我們接下來要搭建的核心團隊。”
“嗯,你繼續。”
“第三,技術驅動,不死磕流量。”劉檣東看了眼一旁歪在沙發裡,托著腮幫子,眼神一直向下,一臉平靜的李樂。
“我知道流量重要,但我不認同一味燒錢買流量。景東的流量來源,初期靠的是口碑和精準營銷。我會投入資源優化網站體驗,尤其是搜索和下單流程,讓買過的人覺得好用,願意再來,願意推薦。”
“同時,針對it圈、高校、企業采購做定向推廣。我相信,隻要東西好、送貨快、服務省心,用戶會自己找上門......”
就這麼滴,東哥滔滔不絕的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邏輯嚴密,數據支撐雖然粗陋但方向清晰,對困難有認知,對目標有執著。
期間陸桐,陸桐的插話詢問,問題都點在關鍵處,“物流成本你預計占比多少?如何控製在合理區間?”“和國鎂、輸寧這些線下巨頭比,你的核心優勢除了價格,還有什麼能留住用戶?”“品牌授權這一塊,你現在做到什麼級彆?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麼?”
孫偉民的問題則更具體、更接地氣:“你的客單價目前是多少?未來提升空間在哪裡?”“呼叫中心的投入和人員管理是怎麼考慮的?”“線下渠道的經驗,哪些你認為可以直接用在線上,哪些必須拋棄?”
劉檣東一一作答,有些數據信手拈來,有些問題則需要思考片刻,回答雖不能說完美,但都有回應,很多是他正在實踐或準備實踐的。
也沒有誇誇其談做不到的業績,反而多次強調過程中的困難和需要克服的點。
李樂始終安靜地聽著,偶爾喝口水,不曾打斷。
直到劉檣東全部說完,看向眾人,房間裡再次陷入一片寂靜。
陸桐和孫偉民交換了一個眼神,微微頷首。
這時,李樂才笑著開口:“表師兄,思路很清晰,野心也不小。”
“我問兩個問題。第一,如果要實現你剛才描述的五年後的業績規模、市場占有率以及你理想的毛利率,你需要投入多少服務器來支撐網站流量和訂單處理?需要多少貨架和倉庫麵積來存放你計劃中的sku?需要多少輛配送車、多少名配送員來覆蓋你目標中的城市?需要擴充多少技術、采購、客服人員?這些,你有一個初步的量化估算嗎?”
劉檣東怔了一下,坦誠道,“這個,不瞞你說,具體的、詳細的測算,還沒有。隻有一個基於增長趨勢的大概方向性的估計。我知道這遠遠不夠.....”
語氣帶著一絲窘迫,這確實是作為創業者“野蠻生長”階段的短板。
而李樂似乎早有預料,沒說什麼,隻是從身旁的沙發上拿起一份不算太厚但裝訂整齊的文件,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