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 尋龍分金看纏山_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39章 尋龍分金看纏山(2 / 2)

。。。。。。

最近兩年愈發準確的天氣預報裡的西伯利亞冷空氣,今年第一次光臨了燕京城。

想見的大雪沒來,隻有一夜之間又厚了幾分的未名湖冰麵。

而隨著元旦狂歡之後的停課,燕園也進入了一年一度的冬季學習極限運動,考試周。

此時的圖書館不再是圖書館,而是末世小說裡沒被主角洗劫前的救濟站,不過給的不是吃的,是那些因為被戀愛、上網、打遊戲所占用的知識。

清晨六點門口排起的長隊比春運的火車站也不差,一個個黑著眼圈的學生們,眼中裡閃爍著一種今天不是書啃我就是我啃書的決斷。

宿舍裡,有裹著棉被背誦黑格爾的哲學係壯士,有對牆演練有機化學方程式的舞者,有對著空氣用三種語言重複求導公式的演員。每一盞能發光的物體前,都有著一雙對知識極度渴求目光。

偶爾傳來一聲“我複習不完了”的哀嚎,很快又被翻書聲淹沒,畢竟嚎也算時間。

此時未名湖的鴨子都知道繞道走,生怕被焦慮的學生遷怒成了熟食。

當然,好在這一切總會過去,畢竟過了寒假又是一條好漢。

李樂蹬著自行車,穿過這片忙碌與緊迫交織成的海洋,直奔靜園。

上樓,門虛掩著,裡麵傳來荊明的聲音,正說到什麼“龍脈”、“砂水”。

推門進去,荊明站在一塊臨時支起的白板前,上麵畫著些山水地勢的簡圖,標注著“龍”、“砂”、“穴”、“水”、“向”的字樣。四五個學生圍坐一旁,聽得入神。

李樂倒也沒作聲,眼神和頭上一根平口細改錐當發簪的荊師兄一碰,又給了轉身看過來的學生一個雲微笑,便自顧自的拉了把椅子,坐到暖氣片邊上。

順手撈起一本攤在窗台上,書頁卷邊的《分子遺傳學》,翻了兩頁,發現滿眼都是魔法符號,又輕輕放了回去,開始聽荊師兄白活。

“荊老師,《葬書》裡說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常講藏風聚氣,這在實際墓葬選址中怎麼具體體現呢?”

“這個,”荊明拿起馬克筆,在白板的山勢圖上點了一個位置,“你看,理想的風水寶地,通常要求後,也就是杯麵有靠山,這叫做玄武垂頭,用以擋風。前有案山、朝山,為朱雀翔舞,但案山不宜過高逼仄,要開闊有情。”

“左右有山巒環抱護衛,這叫青龍蜿蜒,白虎馴俯,而且前方最好有水蜿蜒環繞,這叫玉帶環腰。”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目的就是一個:讓來自山川的自然之氣,在此地能彙聚、盤旋、停留,而不是被風吹散,或者被水直衝帶走。墓葬置於這樣的穴中,理論上就是接納了最旺盛的生氣。”

一個女生翻著筆記本接口,“老師,那這種生氣說,有現實環境學的依據嗎?比如,背山麵水,確實利於居住,但對於埋骨.....”

荊明笑了笑:“這是個複雜的混合體。一方麵,它確實包含了古人對環境選擇的經驗總結。背山可擋冬季寒風,麵水可得濕潤空氣、取水便利,朝向利於采光。土層厚實、排水良好之處,自然也更利於棺木的保存。這是實用主義的一麵。”

他話鋒一轉:“但另一方麵,生氣說又被賦予了極強的神秘主義和哲學色彩。它超越了簡單的環境適宜,上升為一種關乎家族命運、子孫福祉的宇宙能量觀。”

“這就屬於古人天人感應世界觀的一部分了。所以,堪輿術是環境學、心理學、哲學和巫術的混合體,不能單純用現代科學去完全否定或肯定。”

李樂托著下巴,倒是聽得津津有味,心說,這以後還找啥風水先生,有荊師兄在,天下寶地,還不是儘在我手?哇嘩嘩嘩~~~

正樂著,又聽荊明又給學生講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青囊奧語》裡講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倒倒顛,二十四山有火坑,強調的是理氣派對於方位、時辰的極致講究,幾乎到了玄奧莫測的地步。”

“而形派則更重眼力,觀形勢、察地貌。《葬書》所謂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如萬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勢如巨浪,重嶺疊嶂,千乘之葬.....這都是對山川大勢的宏觀把握和分類。”

“你們若看過,漢唐帝陵,那種雄踞山巒、俯瞰天下的氣勢,就是勢的極致體現。”

一個學生好奇,“老師,那些傳說中的盜墓賊,是不是也懂這些?比如看地形就能找到大墓?”

荊明搖搖頭,“專業的盜墓者,尤其是世代乾這個的,確實會積累一些辨認封土、夯層、青膏泥、積石積炭結構的土經驗,甚至能通過觀察植被、土壤顏色來判斷地下是否有墓葬。”

“但他們更多是經驗性的,甚至有很多迷信成分。真正係統性的堪輿知識,體係龐大複雜,他們大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隻用了其中一些簡單的口角、歌謠。比如秦埋嶺,漢埋坡之類。”

學生似乎不死心,“那,什麼分金定穴,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這種,真的能精確找到墓室棺槨的位置嗎?”

荊明聞言,哭笑不得,“分金定穴這個詞,更多是後世小說,尤其是一些民間傳說和現代盜墓題材作品渲染出來的,聽起來很玄乎,但實際考古發掘和古代堪輿文獻裡,極少見到這麼精確的說法。”

“堪輿理論主要用於宏觀的選址,確定大致的墓葬區域或陵園範圍。具體墓坑的挖掘、墓道的走向、墓室的建造,依據的是當時的禮製、工程技術和具體地形。”

“至於精確找到棺槨?除非有明確的封土、墓碑或者被盜掘後留下的痕跡,否則即便知道大致區域,在沒有現代勘探技術的情況下,僅憑羅盤和肉眼觀察地表,想精準定位深埋地下的墓室,難度極大,多半靠運氣、內幕消息、或者....大規模亂挖。”

“你們可以看秦公一號大墓的247個盜洞,用的就是枚舉法,反正往下戳,戳漏了就說明有貨。這些詞兒,當個文學作品看就成,誰要說民間有高人,那你就說,對對對,您說得對!”

聽到這話,李樂頓時來了興趣,想起那本小說裡的劇情,在後頭喊了聲,“荊老師,《地理新書》裡提到的五音利姓說,把人的姓氏按官、商、角、徵、羽五音分類,再匹配不同方位的墓地,這個在實際考古中發現得多嗎?”

荊明一扭頭,給了李樂一個你丫添什麼亂的眼神,但還是回道,“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念,反映了古人將音律、姓氏信仰與地理空間相附會的複雜思想。”

“但在實際考古發掘中,很難直接驗證某一處墓葬選址純粹是因為五音利姓。因為影響選址的因素太多了,家族傳統、可用土地、政治地位、經濟實力、當時流行的堪輿流派等等。”

“它可能是眾多參考因素之一,但恐怕很難說是決定性因素。更多見於文獻記載和理論探討,屬於風水理論中比較玄學化的一部分。我這麼說,你能明白?”

“明白了,荊老師!!那我還有個.....”

“丫閉嘴!”

“哦。”

之後幾個學生的問題,從“明堂”的作用問到“水口”的講究,荊明都耐心地引據,並結合已知的考古發現實例,給了解答。

講得深入淺出,既不失學術嚴謹,又能讓這些非專攻此方向的學生們聽懂大概。

終於,問題問得差不多了,學生們心滿意足地收拾筆記,向荊明道謝後陸續離開。

荊明長舒一口氣,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脖梗子,看了眼坐在光裡吸收熱量的李樂,“南高麗見你老丈人回來了?”

“昂!”李樂拉著凳子,坐到荊明對麵,指了指門口,“怎麼,你這幾個學生,這不臨陣磨槍準備考試,是寒假打算組隊去邙山還是終南山實踐一下,當摸金校尉?”

荊明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他們是文博和考古專業的研一學生,最近迷上天涯論壇上那個連載的什麼盜墓小說了,滿腦子奇思妙想,一個個對什麼機關術、風水秘術好奇得不行。”

“要寫篇探討曆史上真實堪輿術與古代墓葬選址關係的論文,找我來給他們理清一下基本概念,省的被小說帶溝裡去,開篇就是黑驢蹄子黑狗血。”

李樂哈哈小道,“要我說,荊師兄,你也彆光給學生講。就你這學問,直接動筆,寫個小說,就寫發丘、摸金、搬山、卸嶺四大門派,各有絕技,下墓倒鬥,跟粽子大戰三百回合,中間再穿插點愛恨情仇、家國情懷什麼的,保準火!”

荊明一邊收拾著桌上的圖紙資料,一邊嗤之以鼻,“快得了吧!還門派?自古至今,乾盜墓這勾當的,哪個不是偷偷摸摸、見不得光?拉幫結派是有,但搞出什麼響亮名號、傳承有序的門派?那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

“從曹操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開始,這名字聽著威風,乾的不還是官方組織的盜墓籌餉的缺德事?真正的盜墓賊,大多是零散作案,或者三五同鄉臨時勾結,得手後就散夥,哪來的什麼千年傳承、規矩森嚴的江湖門派?真論門派就是用多少炸藥和多大的鏟子。”

“還愛恨情仇、家國情懷?盜墓賊有個屁的家國情懷!他們眼裡隻有明器金玉,挖墳掘墓,挫骨揚灰,壞人道果,斷人地脈,多少珍貴的曆史信息就毀在他們手裡?”

“為了一己私利,什麼缺德事都乾得出來。也就現在法律健全了,擱古代,抓住就是斬立決甚至淩遲!有些小說為了情節好看,硬給加上些有的沒的,美其名曰尋找失落的寶藏、揭開曆史謎團,本質上還是違法勾當。”

“小說為了好看瞎編,咱們自己心裡得有點數。”

李樂被懟了一通,也不惱,反而笑嘻嘻地點頭,“得,您這正氣凜然,是我覺悟低了。不過說真的,荊師兄,那批竹簡遺書的事兒,你這邊和鄭生說好了麼?”

喜歡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請大家收藏:()回檔:換個姿勢再來一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原罪密碼 重生出國留學:開啟封神之路 天與咒縛弱?我怒開八門遁甲! 秘詭世界:我靠謊言成神 風雪夜歸 奪我功勞捧嬌女?重生嫡女請全家赴黃泉 和少年帝王共感,他爬窗索吻 滿級大佬混都市 嬌嬌覺醒彈幕後,四個大佬被釣瘋 他人馭鬼我修仙,他人恐懼我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