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相對於他們來說,阿蟹注意到了一個最不尋常的人。
那個人,就是提出"麵具樣式"這個很好的基點的烏鴉。
他在做完這件事之後,並沒有加入到這場討論之中。
提出"基點"之後,烏鴉就一直在冷眼旁觀。
他似乎突然從這場他發起的討論之中消失了一樣。
阿蟹對烏鴉的身份是什麼,也有了一些想法。
但是現在這些想法,也還隻是一種傾向性而已。
失去了冷讀術的幫助,阿蟹也不敢妄下判斷。
相對於烏鴉的身份,他對海怪和蛇的身份是什麼,會更有把握一些。
海怪在死亡賭局還沒開始的時候,就在試圖尋找規律。
什麼樣的身份,這麼做的可能性更大?
對其他人的身份,一無所知的人。
就跟阿蟹一樣,是普通學生。
也有可能是那個殺手。
另外兩個身份,黑幫繼承人和小混混,都至少知道4個小混混分彆是誰。
尤其是黑幫繼承人,如果被殺手識破自己的身份,就會馬上失敗。
拿到這類身份的人,會去在一開始就尋找身份和麵具的關聯性,以圖找到規律嗎?
很難……
阿蟹已經基本可以斷定,海怪的身份,不會是黑幫繼承人。
當然如果換一個角度想的話……
也許海怪是在博一個反心態,故意這樣做,讓其他人不相信她的身份是黑幫繼承人。
用故意找麵具和身份的關聯性這個理由,把自己所知道的四個小混混的信息,隱晦地透露給同一陣營的普通學生們。
她是小混混的話……也是類似的道理。
發言類遊戲就是這樣,同樣的行為,正過來反過來想,都有成立的理由。
如果開始有了這種想法,就會變成所謂的千層餅邏輯,陷入無窮無儘的思維陷阱。
不過阿蟹有另外的依據。
行為和真實想法的關聯度,可以正過來說,反過來盤,都能找到所謂的"邏輯"或者道理。
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變的:
這個人,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一個人的本性,不像抽取身份那樣隨機,而是日積月累下才會形成的,根深蒂固地種在這個人的身上。
尤其是在死亡賭局中,隨時受到生命威脅的情況下……
一個人的本性,是很難扭轉的。
要判斷海怪真實的想法是什麼,需要能看穿她是一個怎樣的人才行。
阿蟹對於海怪的言行透露出的信息,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
喜歡勝負師阿蟹:賭命地獄歸來的老千:賭命地獄歸來的老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