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風已經帶著寒勁,刮起樹上的幾片落枯葉,飄在空中飛蕩。
傍晚,賈政剛從衙門回家,書案上擺著一遝公文,與兩位幕僚蕭望、陸九籌,在商議衙門的差事。
賈政的學生傅試,也在旁邊幫忙研墨,斟茶倒水,看著很勤快。
這是傅試主動請求的,想跟在先生身旁學習,賈政一時心軟,就由他跟著了。
門外的小廝通報道:“老爺,蘭哥兒來了。”
賈政有些疑惑,這孫子極少來找自己,莫不是遇到難處了?
“讓蘭哥兒進來。”
賈蘭進門,規規矩矩的行了禮,方才開口道:“祖父,孫兒想明年二月應童子試,特來請您代為報名。”
賈政放下手中的筆,抬眼打量賈蘭,身量也不比自己矮了,眉宇間既有賈珠的輪廓,又帶有李紈的溫雅氣質。
他比賈環小一歲,賈環過了年就十五歲,賈蘭過年後也十四歲了。
大雍朝,十四歲考童子試,是正常的年紀。
賈政問賈蘭,賈環與李繡知道他要考童子試嗎?
賈蘭有些不好意思,道:“大舅舅是支持我考童子試的,他說,我的學問在中與不中之間,可以一試,不論如何,也有個經驗。”
“三叔也讓我去考,他講就當是一次磨礪,童子試要考三場,好幾日,是挺磨人的。”
賈政滿意的點點頭,道:“嗯,你大舅與三叔說的有理,可以試一試,不用有什麼壓力,報名的事,我自會找人幫你辦妥。”
賈蘭謝過祖父。
賈政又道:“你母親知道了?”
“已經稟報母親了,母親說,一切由祖父做主,祖父應允了,便讓我好好備考。”
對這個兒媳婦,賈政還是比較認可的,對王夫人的冷漠,多少有些不滿。
賈政很欣慰,賈珠早逝,兒媳婦便一門心思照顧賈蘭,賈蘭勤奮好學,讀書上進,李紈是最有功勞的。
“好好,我賈家子弟,正該如此,你既然立誌科舉,便要好好溫書,有什麼不懂的,可以來………可以去找你三叔或者大舅。”
賈政本來想說,可以來找我,想了想,家裡擺著狀元郎,賈蘭的大舅又是二甲進士,實在有些說不出口,讓賈蘭來找自己的話。
賈蘭躬身道:“謝祖父成全,孫兒定當努力。”
賈政心中歡喜,讓下人擺一桌,等一會,自己先去稟報賈母,回來再與蕭望、陸九籌、傅試一起飲酒。
蕭望、陸九籌、傅試也一起祝賈蘭童子試旗開得勝,早日登科,日後必定金榜題名。
賈蘭謝過三人。
……………
賈政帶著賈蘭去榮慶堂,見賈母。
迎春沒多久就要出嫁了,賈母這些天都是讓姑娘們來榮慶堂,還請來薛姨媽,一起用飯。
後院的很熱鬨,擺著幾張紫檀方桌,賈母正與薛姨媽說笑,姑娘們也湊在一桌聊著天。
這是家宴,沒有什麼山珍海味的,就是家常菜式,加上兩個燉湯,大夥聚在一起,倒是和樂融融。
賈政讓人去叫賈璉、寶玉、賈琮去榮慶堂。
賈政帶著賈蘭到了榮慶堂,王夫人、趙太太、李紈、王熙鳳、姑娘們都起身相迎,連薛姨媽也站起來了。
屋內隻有賈母與邢夫人坐著。
賈政、賈蘭給賈母請過安,坐下來,其他人才坐下。
聽到賈蘭要考童子試,賈母一臉欣慰。
薛姨媽滿是羨慕,薛蟠如果能考上秀才,自己給廟宇的菩薩,修個金身,也願意啊!
王夫人心中咯噔一下,環老三這做弟弟的,已經考了狀元郎就算了,如果侄兒再科舉上出人頭地,寶玉要如何自處?
外人又怎麼看寶玉呢?
心中憂愁啊。
此時,賈璉、賈琮也來了,聽了賈蘭要參加童子試,都高興的鼓勵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