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也有大聰明給法國軍方出主意,法國也可以向華夏購買S15戰鬥機,這樣就可以了。
這個方法確實可行,但是法國可不是德國。法國可是有完整的軍工體係的。法國也有自己的國產戰鬥機。
現在放著國產戰鬥機不用,去購買華夏戰鬥機。法國的軍工複合體也不願意啊,以達索公司為首的軍工巨頭也不願意啊。
有時候,自研是一種實力。
但是有時候,自研又是一種枷鎖。
德國現在沒啥空軍裝備巨頭,所以購買華夏的戰鬥機,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而且什麼好買什麼就行。
但是法國卻不一樣,利益牽扯太多,反而很多事情不能簡單的做決定。
歐洲在熱議,美國這邊也立刻做出了反應。美國表示,德國政府應該吸取二戰教訓,在軍備發展要慎重。
同時美國宣布,將派遣兩個F22中隊前往歐洲,駐紮在德國的軍事基地內。
美國還宣布,加大在人工智能,無人化裝備的研發。
這段時間在墨西哥的順利,也讓美軍又找到了自信。無人機器人在墨西哥戰場也發揮了不錯的戰鬥力,積累了不少的實戰數據。
這讓他們覺得,自己又支棱了。
要是他們知道,華夏已經在虛擬地球裡麵進行無人化裝備的訓練了,也不知道會是什麼心情。
畢竟在仿真地球裡麵訓練,不僅效果要快得多,成本也要低得多。
現在美國的戰鬥機器人,就好像一個剛拿起槍的兩三歲孩子。而華夏這邊訓練的戰鬥機器人,早已經變成了精銳的戰士,完全就不在等級。
未來有一天,美國要是覺得自己又行了,想試試華夏的刀,就會發現迎接他們的,將會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就在這件事鬨的沸沸揚揚的時候,在德國,大眾集團總部,一場漫長的談判交易終於達成了。
當最終合同簽署後,德國大眾集團的股東的臉色也是五味雜陳。
經過漫長的談判和整合,一場巨大的收購案正式落下帷幕。
華夏山海汽車集團對大眾集團發起了股權收購,經過漫長的談判,最終山海汽車集團,以247.8億歐元的金額,收購了大眾集團百分之68.6的股權,同時獲得絕對的管理權。
而原來大眾集團的股東,有的把股份賣了,有的重新選擇。
整個集團剩下的股份,大部分都掌握在保時捷家族手裡。從此以後,整個大眾集團基本上就兩個股東,一個是山海汽車集團,一個是保時捷家族。
這次收購的大眾集團,包括的品牌可不少。
大眾品牌,奧迪品牌,保時捷品牌,布加迪品牌,賓利品牌,蘭博基尼品牌,杜卡迪品牌,斯堪尼亞品牌,西雅特品牌。
這個時代,大眾集團也經曆了不少的並購。
大眾集團日子因為山海汽車集團的崛起過的艱難,其他品牌一樣過的艱難,甚至過得更加的艱難。
現在,這些品牌全部歸屬於山海汽車集團了,這對於山海汽車集團的歐洲戰略和全球戰略來說,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