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交易,在澳大利亞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
這些年,澳大利亞的各種礦產不斷的被華夏資本買走,雖然價格都很不錯,但是有些澳大利亞人心裡還是不舒服。
不過他們卻不敢說什麼,在現在的澳大利亞,有很多嚴格的法律規定,其中種族歧視,惡意反對某些國家都是重罪。
這幾年,有好多這樣的例子都被判了重罪。所以現在這些人也老實了,就算心裡煩也不敢表現出來,最起碼不敢公開說出來。
悉尼,一所華盛國際學校,冬季的招生工作再次啟動。
在澳大利亞,現在有很多中文國際學校。這些國家學校教學采用中文教學,學費也很便宜,而且學的內容和華夏的內容是一樣的,還能參加華夏的高考。
這些國家學校,每年招生兩次,冬季招生,主要是招插班生,這個政策主要是針對剛來這裡的華夏人製定的,你一家人來了之後,直接可以插班,不耽誤學習。
國際學校很好,教育好,基礎設施好,師資隊伍強。
但是唯一不好的是,入學好進行測試。
測試的內容很簡單,那就是漢語水平。
但是僅僅這個測試,就直接把澳大利亞的本地白人給折騰壞了。
因為小學的入學測試,他們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過關。除非那些精英家庭,從小讓孩子學漢語的那種才可以。
不過對於華人家庭來說,這考試幾乎沒難度。
所以在這些國際學校的學生,百分之九十五的學生都是黃色麵孔,大部分都是華人華僑華裔。
現在在澳大利亞,國際學校很多。
而澳大利亞本地的白人,自然也有他們的學上。不過他們的學校也是分階層的。
私立學校價格都很昂貴,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學費。
而公立學校是免費的,不需要花錢。但是教育卻實行的是快樂教育。
那快樂教育是真快樂教育啊,上午九點才上課,下午三點就放學。
一周音樂課四五節,美術課四五節,體育課四五節,還有其他玩的東西。
真的學習知識的課程相當少,老師上課也不管,想怎麼辦都行。
而且也沒有考試,到高中都沒考試。
隻有高考有考試,考不上好大學也沒關係,澳大利亞有免費的社會大學,去了以後也能混個畢業證。
不過這種快樂教育出來的學生,基本上就是廢物,好的工作乾不了,出苦力的工作又嫌累。
好多人在社會上混,而且很快就會學壞,學壞之後就開始作死,最後一次次被抓。
簡單來說,這快樂教育,就是培養廢物的。
真正的精英,不會去快樂教育。
華盛國際學校的招生處,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這裡報名。
孩子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很多孩子一臉的好奇,他們對於這個新的國家很好奇。
報名處,很多孩子在測試,很多家長也在聊天。
“哎,你是哪裡人啊?”
“我是遼寧的,你呢?”
“我內蒙的……”
“哎呀,我也是內蒙的……”
大家互相聊了一會兒,很快就聊的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