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裹挾著砂礫,不斷拍打著唐軍大營的帳幔。
淩雲坐在簡陋卻不失威嚴的帥案前,手中緊攥著一封密信,眉頭擰成了深深的“川”字。
信中詳細記錄著漠北與波斯兩大帝國會盟的消息,字裡行間透露的訊息,如同刺骨的寒風,讓這位久經沙場的西域王心中警鈴大作。
自自己的大軍來後,大食軍團迫於壓力撤退,這本該是大唐在西域勢力擴張的良機。
然而,淩雲深知,在這風雲變幻的西域局勢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唯有利益永恒。
如今,漠北與波斯兩大帝國摒棄前嫌,在大食退去後迅速結盟,其下一個目標不言而喻——盤踞在撒馬爾罕的唐軍。
營帳內,燭火搖曳,淩雲的影子在帳幕上忽明忽暗。他來回踱步,腦中思緒如飛。
若此時與漠北、波斯正麵交鋒,自己的軍團雖有一戰之力,但曆經與大食的對峙,軍隊已然疲憊,且戰線過長,後勤補給困難重重,勝負難料。
況且,吐蕃在西南虎視眈眈,若此時深陷與漠北、波斯的戰爭泥潭,吐蕃一旦趁虛而入,西域局勢將徹底失控。
沉思良久,淩雲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一個大膽而縝密的計劃在他心中成形——將計就計。
若不如佯裝與漠北、波斯共同進攻大食,以此迷惑兩國,實則暗中保存實力,等待時機撤離戰場,轉而集中力量應對吐蕃,穩定西域局勢。
想到這,淩雲倒是睡了個好覺,翌日,赫瑗等人還不知怎麼回事,便被淩雲召集,召開軍事會議。
帳內,眾將領聽聞消息後,紛紛群情激憤,叫嚷著要與漠北、波斯決一死戰。
“將軍,這兩國背信棄義,此時不戰,更待何時!”秀能怒目圓睜,大聲喊道。
淩雲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目光沉穩地掃視著帳內每一位將領,緩緩說道:“諸位,此時貿然開戰,正中敵人下懷。
我們不妨佯裝與他們合作,麻痹對手,再尋機撤離。
西域局勢複雜,吐蕃才是我們的心腹大患,隻有解決了吐蕃,才能真正穩定這片土地。”
在淩雲的耐心解釋下,將領們逐漸理解了他的戰略意圖。
隨後,林雲立即著手安排相關事宜。隻見他有條不紊的吩咐:“首先派出使者前往漠北與波斯的營地,帶去熱情洋溢的書信,表示唐軍願與兩國攜手,共同追擊大食殘部,收複更多失地。
在兩國營地中,務必言辭懇切,極力展現出我唐軍合作的誠意,成功打消漠北與波斯的部分疑慮。
與此同時,讓各營士兵暗中做好撤軍準備。
為不引起漠北與波斯的懷疑,士兵們白天照常訓練、巡邏,裝作積極備戰的樣子,
夜晚則悄然整理軍備物資,將糧草、軍械等重要物資逐步轉移。
安排一些小股部隊,在邊境地區製造出與大食交戰的假象,時不時傳來喊殺聲和燃起的烽火,讓漠北與波斯更加堅信唐軍正在全力進攻大食。
不要放鬆對吐蕃的情報收集。想要與吐蕃決戰並取得勝利,必須對其軍事部署、兵力調動等情況了如指掌。
斥候和情報人員,務必深入吐蕃境內,收集各種情報。可喬裝打扮成商人、流民等,穿梭在吐蕃的城鎮、村落之間,打探消息。”
“遵命!”既然淩雲已經下令,赫瑗等人當然全力配合。頓時,唐軍的重點發生改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撤軍準備工作逐漸完成。
然而,就在此時,意外發生了。一隊士兵在搬運物資時不小心弄出了較大的聲響,被附近巡邏的漠北士兵察覺。
泥孰可汗聽聞消息後,心中起了疑心,派出一隊人馬打著協調作戰的名義來唐軍營地探查。
淩雲得知消息後,親自出營迎接漠北人,並且臉上帶著從容的微笑,說道:“諸位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讓諸位見笑了。”
說完,他邀請漠北將領進入營地參觀,一路上,淩雲侃侃而談,介紹著唐軍的作戰計劃和對未來的展望,同時還安排士兵們進行各種軍事演練,展示唐軍的實力和鬥誌。
漠北使者在營地中仔細觀察,見唐軍一切如常,訓練有序,心中的疑慮漸漸打消。臨走時說道:“王爺果然是治軍有方,看來我們這次合作定能大獲全勝!”
淩雲笑著回應:“全靠可汗信任,我們攜手共進,必能蕩平大食!”
送走漠北將領後,淩雲深知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須儘快撤軍。
當晚,在夜色的掩護下,唐軍悄無聲息地開始撤離。各營按照預定的路線,井然有序地行進,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喜歡大唐之混世異姓王請大家收藏:()大唐之混世異姓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