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是前麵是坑,你跳還是不跳?”
“行了,都想明白了,那就散了吧,一個月後大家各憑手段。”
“哦,對了,有可能還是暗拍,諸位心裡要有數哦!”
……
亂哄哄的商人開始散開,無論是提交信箋還是準備貸款,時間都無比的緊迫。
至於說張子興說他們在雲海樓的消費由他結賬的事兒,他們可沒有那個臉,況且都是一個商號的話事兒人,瞧不起誰呢?
相對於商人們的忙碌,崇禎卻是相對的清閒太多了,乘坐的蒸汽機商船順著京杭大運河逆流直上。
八月初三日,鑾駕就到了京杭大運河與古淮河交彙處的淮安,這裡是號稱天下第一衙門漕運總督駐地、能年造五百艘以上漕船的清江督造船廠的所在地。
因為兩淮鹽運分司設在此處,崇禎見識了什麼叫做豪華,鹽商豪宅連綿數裡。
北京城也不過四十坊,常駐人口八十萬左右,而淮安城竟然有七十二坊,人口竟然高達三十萬,何等的誇張。
‘千舳叢聚,儈埠羶集,兩岸沿堤居民數百萬戶,為水陸之康莊,冠蓋之孔道,闤闠之沃區雲’,這種書上記載的現象他是親眼見到了。
雖然上一次南巡經過了這裡,但畢竟那是趕時間,且為了隱秘和迷惑,船隊南下,自己卻是走了陸路,自然是沒有見過的。
召見了漕運總督、參觀了清江造船廠、吃了淮揚菜中看家名菜?大煮乾絲、??開洋扒蒲菜、?軟兜長魚等,讓崇禎拍案叫絕。
八月初十,船至運河水脊,漕船過閘要地的濟寧。
在這裡,崇禎停留了三天時間。
原因有三點,第一,這裡是‘青帝太昊之遺墟,白衣尚書之故裡’,李白那首‘鳳凰台’上鳳凰遊中的鳳凰台據說就是祭祀始祖伏羲的祭祀台。
這一點,崇禎自然是要來看一看的。
第二,這裡是河道總督衙門所在地,這可是與漕運總督並列的、大明唯二的兩個設立在外的、職權可與六部平級的部院了。
漕運總督衙門總管全國漕糧運輸,南糧北運,,保障京師糧食供應,每年要運送四百萬石進京。
通常兼任鳳陽巡撫,節製沿河衛所軍隊,監管漕糧征收、倉儲,協調地方官員,統轄軍事、民政,權力輻射江淮地區。
曆代皇帝都極為的重視。
而河道總督衙門的核心職責是主管黃河、運河等水利工程,防洪、疏浚、維護航道通暢,包括但不限於調配民夫治河、管理河工經費、局部河道治安。
在崇禎之前,按照職權範圍、政治地位及實際影響力,漕運總督衙門的權利和地位是高於河道總督衙門的。
但現在,河道總督衙門……的地位和權力高於漕運衙門。
漕運之所以高是因為要保障北京地區的糧食和其他物資的供應,但現在不僅是可以走運河了,還可以走海運,速度比之運河快上數倍。
可河道衙門在水利水務部成立之後就並了進去,是下屬的核心部院,不僅承擔原來黃河、運河等水利工程,還要承擔三大運河的開挖以及全國所有大江大河的防洪、疏浚、維護工作。
航道的穩定,事關蒸汽機商船的通航,繼而影響整個商事的推動。
而且大旱之後必有大澇,如今大明大旱如此嚴重,一旦緩過來,那就是大澇,必須得做好。
相對於前兩點,第三點則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因為這是李若漣的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