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旱災蝗災_明末最強釘子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68章 旱災蝗災(2 / 2)

可越是著急,越是忙中出錯。

剿匪事宜,越發糜爛。

……

九月底。

來自天下各地的消息,陸續通過情報局進入了溫越的耳裡。

他心中大概猜測。

若是剿匪不利,照這樣下去,朝中或要有命令下來了。

溫越知道自己和流寇也是你死我活,不可調和為一的。

對溫越而言。

他的集團利益,是代表著地主、自耕農和知識分子。

這李自成等人的流寇集團,是有著根本的矛盾。

雖然現在還離著很遠。

但兩者總有一天會相撞,水貨不能相融。

既然如此。

索性,晚戰不如早戰。

溫越不能想著等建虜被消滅清楚後,接手的是一片流寇肆虐天下的亂攤子。

每讀立式,溫越就感覺,這明末的局勢十分有趣,也有些巧合和奇怪。

每每是建虜這邊被打下去了,流寇那邊就興盛。

流寇這邊被剿滅差不多了,建虜又扣關,逼得剿匪大軍不得不北上防禦。

安外必先攘內。

關外的建虜不是一時半會可以驅趕剿滅的。

但關內的流寇現在還處於一個剛冒頭的趨勢,現在溫越有大把握將他們一股蕩清。

就算不能把萌芽消掉,也必須讓自己對抗建虜的時候,不要在身後扯後腿。

這日。

溫越就在召開的幕府會議中,定下了可能出戰流寇的事宜。

給眾人做好了,有可能要入關對付流寇的準備。

不過,在流寇之前。

先擺在幕府麵前的,是一件事關整體關外數十萬百姓的大事情。

……

災荒!

明末天災數量眾多,一波連著一波。

眼下又是異常大規模的災荒席卷天下各地。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

大明畿輔、河南、山東、陝西、山西許多地方,就再沒有下過雨了。

這直接導致米糧的價錢飛漲,一鬥米需要數千錢才能購買。

百姓削樹皮,吃木屑雜糠。

要不就是挖掘山中的白泥當做食物。

大地上每個村落的樹皮都被剝了乾淨,因饑餓死掉的屍體遍地都是。

大旱後,就是蝗災。

遮天蔽日的飛蝗到處肆虐。

所過之處,禾苗與蘆葦全儘。

在北方諸地大旱的時候,南方卻又是洪災大水。

崇禎二年,五月六月。

江南等地的鬆江、蘇州、湖州等地日夜不停的下著傾盆大雨。

洪水洶湧,淹沒推倒房屋數量完全是數不清。

米糧價格也在快速飛漲,一夜之間便漲價到四五錢。

隨著洪災到來,便是瘟疫滋生。

僥幸從洪災中幸存的百姓,因為瘟疫又死亡大半。

整個村子,整個鎮子,甚至整個縣城所有人數死光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山海關外,同樣遭受了旱災和蝗災。

不過溫越治下的屯堡,灌溉屯田多用的是灌井。

受到天氣乾旱的影響不大。

但遮天蔽日的蝗災,同樣讓各屯堡損失不少。

好在這幾年來,在關外各城各屯堡外,開設了不少畜牧場,裡麵養了許多的雞鴨。

在官府的組織下。

軍戶們紛紛出動,驅趕成千成萬的雞鴨去吃蝗蟲。

這浩大規模的聲勢,讓許多文人看得有趣,還寫了不少詩詞。

不但如此。

溫越推出了一個政策,便是讓治下軍民一同吃蝗蟲。

在他的帶領下,各軍官領著各軍士一起出動,捉來蝗蟲做成一道道菜肴,進入個各人嘴裡。

雖然,有民眾擔心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會觸怒“蝗神”,導致更大的災害。

不過身為經略大人的溫越都領頭了。

如天兵天將下凡的青牙軍都吃了。

百姓還能有什麼話說。

他們紛紛效仿。

很快,關外的蝗蟲竟然就不夠吃了。

要說蝗蟲還是非常養人的,裡麵的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

吃多了蝗蟲,讓不少百姓的臉上多出了油光,身體也變得強壯了不少。

逐漸,蝗蟲也成為了關外的一道特色菜肴。

甚至還有商人在關內捕捉蝗蟲,進入關外售賣。

至於瘟疫的情況,在關外少見。

這主要是每三月,每個城池就會進行一次大掃除,加上城中又建設了好些個澡堂。

這從源頭就開始防疫。

加上溫越又鼓勵醫學局,在城中辦了好些個醫學堂,讓百姓另外學得一道足以安身立命的手段。

也正因為如此。

安樂太平如桃源之地的關外,成為了關內災民難民的向往之地。

每日都有許多災民難民湧入。

這又給溫越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唉,這旱災蝗災的一場接著一場,將軍,我們民政局商議,這旱災還行,多修水車,多打灌井便好了,再調配民力物力便可。”

民政局的李昌荼說道:“可是這蝗災,卻總是難治,剛平下一波,又起一波,不能朝夕能夠完成的啊。”

李昌荼的神色頗為疲倦,顯然這段時間的旱災蝗災讓他非常疲憊。

他說的沒錯。

有關蝗災的治理不是朝夕之事。

即便在後世,這蝗蟲也是不能全部消減。

就如《三體》中的史強說的,對付蝗蟲,幾千年來無論聰明的中華百姓,如何治理,或是興修水利,或是墾荒種植,或是植樹造林,或是提前去除蟲卵,遏製蝗災。

蝗蟲幾千來從來沒有被消滅過,就像三體人很難消滅光地球人一樣。

所以治理蝗蟲,不能一朝一夕,需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而溫越前世並不善於農業。

對於如何種田,如何防禦災害,他甚至還不如這時代尋常的一個屯田官。

因此如何抗災抑製蝗蟲。

民政局上報幾個方案,隻要可行,溫越都一一準許。

“進入關外的災民難民,按照之前的方案,第一時間都是安置收容所,有醫士負責監管,以防有瘟疫蔓延。”

李昌荼繼續道:“現在流入關外的災民難民數量已經有六萬之多,按照規劃,這些人可以送往北方,慢慢收回錦州等地。隻是這樣下來,將軍,這庫房中的米糧又不多了。”

聽到這話。

溫越揉揉額頭。

不知怎麼的,從來到這明末,這糧食問題,始終縈繞不去。

眼下大明天災不斷。

溫越手上的銀子是越來越花不出去了。

從外麵買糧進來,也越發困難。

尤其是近些月來,大明米糧價格飛漲,十幾兩銀子才能買到一石米糧。

而且還有價無市,沒有人願意在這關頭,出售救命的米糧。

溫越手上的銀子,都要變成沒有用的石頭了。

.


最新小说: 抗戰:保安團?不,請叫我列強! 瘋批千金在線吃瓜 嫁到城裡,吃上供應糧 綜影視:逆襲的劇本人生 開局50靈石和師姐做2小時道侶 八零:帶著空間當團寵 我不停死諫,崇禎成聖君了? 老陳家祖地冒煙出狀元了 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 我穿越來有八十萬王軍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