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大的聲勢後,當日被俘的一乾鑲白旗將領,右統領羅歡羅等,以及兩百鑲白旗旗丁皆斬。
其餘被擄走的漢人百姓,令相關有司妥善安置。
這日。
整個京師陷入一片狂歡的海洋。
……
溫越三人從禦花園出來,滿桂和馬世龍依舊麵色依舊激動不已。
今日真是他們的榮耀時刻。
不僅當今天子親自迎接得勝大軍,還大擺宴席,每個閣臣,將軍都有賞賜。
君臣大擺宴席,好不熱鬨。
而京師當中,百姓們也在狂歡。
特彆是在堆放建虜首級的西市,更是百姓如雲,想要觀看京觀的人數眾多,擠都擠不進去。
大明太需要這場勝利了。
軍民心氣太需要這場勝利激昂了。
所以,哪怕北邊還聚著不少的建虜,甚至建虜還沒有進行撤離,朝廷上下就迫不及待的進行慶祝,釋放這幾個月以來的壓抑情緒。
並且也是趁著這個機會告訴天下,大明並沒有進入亂世,大明還是有力量抵禦外侵者,保護百姓的。
相關的有功人員,該如何封賞,禮部、兵部、吏部等官員還在緊急商議。
不過,天啟帝從第二日開始,便開始召見有功的溫越等人。
又是詢問之前的戰況,又是勉勵賞賜。
而且,還詢問著接下來的戰事該如何去打。
沒錯。
關寧軍獻俘之後,並不能馬上停下休息,而是要繼續出戰。
北方聚集在宣府,延慶等地的建虜還在肆虐,必須要趕出關內。
而這次,主戰力不是關寧軍了。
傻子都知道,接下來的戰鬥非常簡單,建虜已經沒有戰心,明著想要撤退。
隨便哪支明軍前進襲擾一二,就能獲得擊潰建虜大軍的功勞。
這是搶功的機會,魏忠賢自然不會放棄。
當即,在天啟帝麵前建議,關寧軍遠道而來,又經曆了多次戰鬥,已經是疲憊不堪。
這次由京營為主力,關寧軍以及其他各地來的勤王大軍為輔,北上驅趕建虜。
天啟帝聞言覺得不錯。
這正好讓關寧大軍休息一二,也可以看看京營的實力。
於是,一番點兵點將之下。
這次出戰的主帥,本來是在朝的戶部尚書袁可立,可魏忠賢認為袁可立無黨無派,又和孫承宗走得近,所以便沒有讓袁可立領兵。
至於孫承宗,魏忠賢更是不敢讓他擔任。
本來孫承宗在軍中威望就大,再讓他領兵立功了,哪還能行?
於是,也以孫承宗歲數大了,這打仗路途勞累,還是不去了為好,所以孫承宗也沒有成為主帥。
最後選來選去,選到了兵部尚書崔呈秀的身上。
崔呈秀乃是閹黨之人,早年就投靠了閹黨,被魏忠賢依仗為心腹之一。
所以就令崔呈秀領著京營,下屬管著孫傳庭一步,還有一部為去軍中鍛煉資曆的許顯純。
按理說,許顯純是錦衣衛指揮使,不屬於軍中派列。
但魏忠賢在天啟帝耳邊吹風,說溫越也是錦衣衛出身,這許顯純既然也是錦衣衛,想來讓他領兵也是不凡。
天啟帝點頭,便讓崔呈秀為大軍主帥,麾下領五萬京營,一部孫傳庭所部,一部許顯純所部。
關寧軍則還是以溫越、滿桂、馬世龍三人各領一部,不過也暫時屬於崔呈秀所轄。
對於天啟帝這下達的旨意。
溫越三人都沒有說些什麼,不過溫越倒發現孫傳庭麵上露出些不忿之色。
顯然是看到朝廷當中烏煙瘴氣,這閹黨在軍中插手,非常不喜。
天啟五月初六日。
清晨。
在盛大的出征儀式後。
京營五萬人,並關寧軍一萬人,還有周邊趕來勤王的大軍一萬人,人數共七萬餘人,但對外號稱十萬人北上驅逐建虜。
關寧軍這一萬人是實打實的,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
而京營和周邊過來的勤王大軍,這六萬多人,卻是大有水分。
其中魚龍混雜,不僅有許多插進來奪功勞的貴胄子弟,便是真正的戰兵也沒有多少,大多都是輜重兵和輔兵。
當然。
大軍開拔,行動上還是聲勢頗大,浩浩蕩蕩的。
加上隨行的大量被征集的民夫百姓,負責運送糧草輜重,隊伍更是一眼看不到頭,望不到邊。
坐在京師中的天啟帝,對於這次出征的軍隊,有著極高的期望。
希望大軍能夠趁著大勝後的銳氣,將北邊的建虜全部驅趕出關外。
領軍的新任督師崔呈秀,以及新任總兵許顯純更是躊躇滿誌,希望立下大功,回報魏忠賢為他們的謀劃。
出征前。
眾人已經得到了最新的情報。
宣府、保安兩地的建虜,已經押著這次劫掠的人口物資財帛等,相繼從獨石口撤往全寧方向,大批建虜都已出關。
隻有建虜的正紅旗和鑲紅旗兩部,依舊停留在延慶一地,作為斷後部隊。
另外還有敵情所聞。
建虜又從蒙古境內召集了大量的蒙古騎兵,人數或有兩萬。
打算從喜峰口,居庸關兩地入關,視情況襲擾明軍,輔助建虜出關。
所以眼下就出現了兩股敵軍。
該是如何作戰,是該追擊撤退出關的建虜,迎擊斷後的正紅旗和鑲紅旗,還是先解決正在趕來,要襲擾明軍身後的的蒙古騎兵?
京營那邊幾個將領商議,孫傳庭給崔呈秀的建議是不必管可能襲擾的蒙古騎兵,直接共計正紅旗鑲白旗兩部,解救被擄掠的百姓。
然後再以逸待勞,對付身後可能過來的蒙古騎兵。
而且按照孫傳庭的看法,他們隻要擊敗了前方的建虜,後方的蒙古人諒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再過來了。
崔呈秀對孫傳庭的看法,將信將疑,為了以防萬一,他又詢問了溫越幾人。
溫越幾人給出建議,也是與孫傳庭的建議不謀而合。
既然確定了先擊北麵的建虜。
眾人便不再遲疑,一路上浩浩蕩蕩出發。
從京師北上,多是平原,田畝溝渠許多,不適合騎兵作戰。
不過大軍聲勢浩大,也少見有後金兵敢過來襲擾,一路上,除了碰見少許不開眼的後金哨探外,其餘幾乎沒有什麼事情。
行軍兩日之後。
大軍就到達了延慶等地,一路上順利收複了許多已經毫無一物的城池。
就這,崔呈秀好向朝廷好一陣的報捷。
初八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