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聲,鞭炮聲一起響著,一起轟鳴。
青牙堡居民們用最大的熱情,歡迎著回歸的自家親人。
他們不斷往青牙堡軍士們撒著鮮花,許多人又是笑,又是歡喜的落淚。
不過,有歡喜也有悲傷。
這次青牙堡出城野戰損失慘重,帶出去的三千六百戰兵,死亡人數超過了一千有餘,其餘傷者也大多短肢少腿,不能再上戰場。
許多父母和妻子孩兒,他們歡喜盼望著家人大勝歸來,等回來的卻是一具冰冷的遺體。
慟哭聲響亮,嚎哭聲不絕。
歡喜和悲傷。
是戰爭結束後,永遠不變的主題。
和青牙堡一起回來的,還有眾多的物資和俘虜。
青牙堡的軍民們看到數量頗多,繳獲的馬匹、車輛以及裡麵裝著滿滿的糧食,都是興奮不已。
雖然那些糧食都是建虜從其他地方搜刮而來的,但戰後也還回去的道理,自然是要落入青牙堡的庫房當中。
而有了這一批糧食,即便因為戰鬥耽誤了秋耕,今年也不必為糧食而犯愁了。
並且,聽聞這次還斬首兩千餘級,報與朝廷之後,又將是會有不少物資獎賞下來。
而看到那些被俘獲的五十多個後金兵後,剛剛臉上露出喜悅的青牙堡居民,立即轉變了神色,變得憤怒,對這些後金兵不停地咒罵。
就這短短兩日戰事,死亡人數超過了兩千,受傷者不少,許多重傷員還在城中的醫護所接受治療,還不知道挺不挺得過去。
青牙堡內的許多居民,失去了他們的孩子,他們的父親,他們的兄弟,還有她們的男人、丈夫。
並且因為建虜不斷地南下入寇,原本安靜的生活化為烏有,離開家園,不知受了多少磨難。
可以說,每個青牙堡軍民都與建虜有著深深的仇恨!
看到這些建虜,所有的青牙堡軍民都憤怒起來了。
不時用磚頭和木棍狠狠往建虜身上砸去,許多失去了丈夫和親人的婦女們,還尖叫著撲到俘虜的麵前,用手上的指甲去抓,用牙齒去狠狠地咬。
一時間,這五十多個後金兵俘虜被弄得滿臉鮮血。
這些後金兵在他們的部落裡都是勇士,隻有欺辱他人的時候,哪裡有受辱的時候。
麵對青牙堡軍民的砸過來的磚頭木頭,在他們身上亂咬亂抓。
後金兵們咆哮不已,張大嘴巴怒吼,樣子十分可怖,讓人望之生畏。
可是已經從身體和心底都戰勝了後金軍的青牙堡軍民,哪裡會怕,他們吼叫的聲音越大,挨上的磚頭和棍棒也越發的多。
反而叫得少,老老實實挨打的,挨到了磚頭和棍棒也越少。
對此情況。
溫越隻是讓青牙堡軍士看好,不要讓居民們把這些俘虜給打死了。
回到青牙堡後。
溫越給全體軍士都發了一天假,又讓周令吏將這次的戰果統計一下,收獲多少,眾軍士傷亡多少,該發下去撫恤如何等等。
休了一天之後。
溫越召集眾將官來青牙堡開會,包括守鐘家堡的鐘大成以及清河堡的羅謙合。
開會之前,他也將幾份文書交給了盧一恩,讓他們百裡加急,上報給朝廷。
其實在戰後,溫越就以及初步將戰事結果傳遞給孫承宗和上報朝廷了。
但是詳細的戰事,以及給魏忠賢的信,還是得要他親自執筆再寫一封。
開會的內容,就是有關這次戰事的總結了。
首先溫越提出的,就是青牙堡的編製非常混亂。
之前訓練的時候,每個將官負責各自不同的兵種部隊,將長槍兵和火銃兵編製在一起。
這樣做的原意,是想著兩種兵種可以協同作戰。
但從這次的戰鬥過程來看,不太合理,布陣時候非常麻煩,不如直接分開來,形成清一色的長槍兵和火銃兵隊伍。
戰時,可以快速的分配隊伍,進行布陣。
而這次見識到大規模作戰時,後金的弓箭手的厲害。
因此溫越決定,之前裁剪掉的刀盾手需要重新編製,在每支長槍兵和火銃兵的隊伍中,都編入一些刀盾兵。
遠戰互射時,可以舉盾抵擋後金弓箭手的射擊。
近戰時,可以拔出刀來助陣。
而長槍兵不僅需要訓練長槍,也要訓練投擲標槍。
這是溫越看到後金兵進行投擲飛斧、鐵骨朵的時候,得到的靈感。
投擲物在近距離時,可能比火銃、弓箭這樣的遠程武器還管用。
另外槍盾兵也不能落下。
雖然有刀盾兵舉盾進行防禦,但並不隸屬於長槍兵。
而長槍兵十人為一伍,為一個小整體,這是青牙堡軍中最基本的團體作戰單位。
因此,溫越決定每隊配有兩名為主要防禦的盾槍手,槍盾兵可以護住兩翼,讓主力長槍兵進行全力進攻。
.